四月二十五,北平郡,临渝宫,皇帝行在。

自远征军东渡辽水,第三次东征正式打响后,行宫与东征统帅部之间的联系便骤然紧密,消息传递速度亦骤然加快,成百上千的信使和扈从卫士们纵马飞驰在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辽西大道上,让大道上所有运送粮草辎重的军民都切实感受到了由前线传导而至的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这种气氛同样弥漫在行宫,但相比前两年的东征,今年行宫的气氛格外压抑,因内忧外患加重而日趋恶化的中外大势把圣主和中枢逼到了险境,他们不能输掉第三次东征,不能失去这根可能会逆转当前政治困局的“救命稻草”,然而,他们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担心什么,却越是来什么。

之前统帅部和远征将领们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圣主命令,暗地里却极力阻挠甚至反对安东军到怀远与主力大军会合,实际上这意味着军方与圣主、中枢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随后齐王恣意妄为,擅自以巡边为名率军离开怀远,北上扶余城与安东军会合,而这一惊人之举意味着齐王与圣主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现在崔弘升更是无法无天,高句丽使者议和而来,崔弘升却以议和条件有辱中土为名,一刀把高句丽使者砍了,直接断绝了双方议和之路,岂有此理这还没有王法了事关东征成败、国之兴亡,一个前线统军大将既不报奏圣主,亦不请示统帅部,自己就擅权独断了,这事往大了说是谋逆,往小了说就是目无法纪,但崔弘升一反常态,义无反顾地就干了,根本就不怕圣主、中枢和统帅部追究他的罪责,为什么

细思极恐。今日崔弘升既代表了军方的主战派,亦代表了山东人的根本利益,所以他诛杀高句丽议和使者的极端举动,实质上就是代表军方主战派和山东政治集团,向圣主和中枢发出了挑战,向中央集权改革发出了挑战。

军方主战派对第三次东征的目标就是灭亡高句丽,唯有如此才能为死去的将士报仇雪恨,才能挽回卫府荣耀,才能重建卫府强权,才能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维护卫府军权,而军权的集中是中央集权改革的重中之重,没有军权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制不过是空中楼阁,一阵狂风暴雨就能将其彻底摧毁。

山东人尤其是河北、幽燕两地的豪望和普通民众为东征付出了惨重代价,元气大伤,若第三次东征不能灭亡高句丽,不能取得辉煌胜利,不能获得巨大政治利益以弥补这个巨大损失,山东人重创之后的衰落速度会越来越快,山东政治集团在中土三足鼎立政治格局中的被动局面会越来越严重。

圣主和中枢把目标对准了卫府和军权,关陇人把目标对准了山东人,东征战场则是博弈双方激烈肉搏之地,而第三次东征的结果则决定了博弈双方的胜负,所以圣主、中枢和关陇人的底线是鸭绿水,拿鸭绿水以西国土来换取高句丽的臣服投降,如此既可赢得东征胜利又可加强军权的集中,同时又可压制、打击和削弱山东人,但军方主战派和山东人岂能束手就缚岂能任由对手玩弄自己于股掌之间

于是崔弘升爆发了,第一个渡过辽水开始了第三次东征,然后风驰电挚直杀鸭绿水抢占先机,接着一刀砍下高句丽议和使者的头颅,把圣主、中枢逼到了“墙角”。接下来怎么办形势这么好,战局这么有利,将士们战意盎然,士气如虹,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杀到平壤,要屠灭高句丽,要报仇雪恨,要开疆拓土,圣主和中枢难道还要固执己见,置大势与军心于不顾,非要止步于鸭绿水,非要给自己戴上懦弱无能、畏惧怯战的“帽子”非要打击自己的威权、抹黑自己的形象

然而,圣主和中枢一旦被迫改变攻击策略,命令远征军倾尽全力灭亡高句丽,后果就严重了,形势可能失控。

若远征军久战无功,甚至再一次战败,圣主和中枢必将面临政治坍塌之灾,更严重的是,若南北大战紧随其后爆发,士气低迷军心涣散的卫府大军能否抵挡住呼啸而来的北虏大军能否据长城之险御敌于国门之外

反之,若远征军势如破竹,挡者披靡,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高句丽,卫府势必凭借开疆功勋捍卫自己的军权,山东人势必凭借所获得的政治利益修复伤口,增加实力,向关陇人展开凌厉反击,这种局势下,为赢得南北大战的胜利,圣主和中枢只能向卫府让步,关陇人也不得不向山东人妥协,由此所导致的后果是,中央集权改革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中土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加剧动荡,两京政治危机愈演愈烈迅速走向崩溃。

这些可预见的严重后果是圣主和中枢不能接受的,所以,面对军方主战派和山东人的挑衅,面对以宇文述和郭荣为受的东征统帅部对此事所采取的妥协态度,圣主很愤怒,虞世基、萧瑀、赵才、裴蕴等中枢大臣亦是怒火中烧,不过东征战场上正打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临阵换将、严厉批评肯定不行,君臣反目将帅不和只能自毁长城,唯一办法就是顺着毛摸。

你不是要阻止议和吗行,那就不议和,反正现在平壤负隅顽抗,不到走投无路的绝境它也不会投降;你不是要渡过鸭绿水吗行,只要条件具备,你就渡河东进,反正现在粮草辎重供应困难,三路同攻的另外两路安东军和水师也看不到影子,此刻渡河就是孤军深入,有覆灭之危,想来崔弘升、李景、薛世雄等统军大将在无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也不敢拿东征胜负和将士们的性命行险一搏。

这个唯一的办法是无奈之下的妥协,圣主和中枢核心层成员固然因此感到郁愤和憋屈,但同时也感受到了铺面而至的压力和危机。危机来自何处圣主和中枢的忍让,可能会让军方尤其是那些主战派统军大将做出误判,继而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与此同时,国内各大政治势力也有可能因此做出错误解读,导致国内政治危机进一步加剧,从而影响乃至危害到集权改革的进程。

怎样才能做到两全其美

目前局势下,虞世基等中枢核心大臣无法准确揣测到圣主对此事的真实态度,所以大家的立场也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敢擅自决断以引起圣主的不快。

圣主神情冰冷,很不高兴。亲信大臣们的这种消极态度让他十分不满,如此关键时刻,本指望你们献计献策,勇于承担,结果你们推诿扯皮,都想把责任推给朕,既然如此,朕要你们何用

终于圣主忍无可忍了,手指兵部尚书赵才,直接点名,“东征进行至此,兵部有何看法和建议”

赵才知道圣主要的是建议,而不是看法,自己再无敷衍之可能,迫不得已,一咬牙,实话实说吧,既然身处前线的东征最高统帅宇文述都选择了妥协,都不怕得罪圣主,自己又何必说假话

“圣上,兵部认为,目前战局对我非常有利,中路主力大军半个月内便已兵临鸭绿水,而左路安东军亦以东进晦发川,至今已攻击二十余日,如果一切顺利也应该剑指国内城了,虽然水师尚未出动,但我两路夹击之势已成,以高句丽现有实力,绝无可能两线战,亦无力长期坚守鸭绿水一线,所以接下来只要我两路大军默契配合,倾力攻击,必能突破鸭绿水防线,迫使高句丽人全线后撤,死守平壤。如此主动权尽在我手,即便不能攻陷平壤灭亡高句丽,最不济也能把鸭绿水以西土地尽数纳入我中土版图,建下开疆拓土之武功。”

赵才态度明朗,中枢要调整东征目标,最不济也要把鸭绿水以西土地收入囊中,如此在军事、政治上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此圣主必须命令远征军乘胜前进,扩大战果。

圣主沉吟不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破趣阁】《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普通人,但怪物之母》《身为邪祟的我,教她们斩妖除魔》《我能继承角色天赋》《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灵能者不死于枪火》【三零中文网】【全本久久】《我跟他不熟

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战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497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41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