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读屋】地址:kuaiduwu.com

高大山办完手续,上午又眯了一会,中午吃饭的时候,交代张叶如何分辨人,让她替自己守一会大门。

妇联宿舍只有两栋楼,每栋五层,加上北面的小平房,共一百多户,人并不多,也不复杂。

高大山平时的工作并不繁忙,大多数时候守着院子即可,偶尔打扫一下落叶、灰尘等垃圾。

考虑到高大山残疾,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份美差。

分辨人其实不难,獐头鼠目、惶惶不安、眼神躲闪的,一定拦着,大概率不是这个院的人。

倒是部分挎着篮子、包袱,衣着上有补丁的,得问问,说不定就是某住户的亲戚。

其他大部分时候,基本不用管。

跟张叶交代清楚,高大山吃完饭,自己找根缝衣针弯了个鱼钩,找了个旧桶,塞上鱼线、马扎、斧头,裹上大衣就出了门。

眼下已经是二九,各个海子里已经结冰,这时候就不大用鱼竿钓鱼了,得冰钓。

所谓冰钓就是在冰上凿个窟窿,人坐在旁边,守着窟窿钓鱼。

高大山虽然以前从来没有冰钓过,但也略知一二,只不过大部分都是道听途说。

冰钓的讲究不少,像鱼饵就很有讲究,得带荤腥:春荤夏素秋自然,冰钓荤饵鱼最馋。

家里没有肉,所以高大山在准备鱼饵的时候,玉米面里掺了两滴香油。

高大山虽然嘴上跟张叶说四九城有湖,但他腿脚不方便,出了门径直往西,打算去东华门筒子河碰碰运气。

筒子河以前承担着防卫、防火、取冰以及提供用水水源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有下河的台阶,只不过以前没那么多。

溥仪还住这边的时候,筒子河好歹还有修缮,之后就落魄了,年久失修,逐渐成了大人钓鱼、孩子玩耍的地方。

解放后虽然再次修缮,但一些百姓常用来下河的小道也没给砌起来,毕竟可以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嘛。

天气虽然寒冷,但总有家里余粮不多的人家出来碰运气,也有不怕挨揍的孩子在冰面上打出溜滑。

高大山沿着小道来到河面上,已经有人各自守着一穴冰眼等鱼儿上钩,只是人不多罢了。

高大山自己选个地点,用斧头哐哐一阵砸,凿出来一个二十公分见方的冰眼。

凿完冰眼,高大山坐在马扎上,在鱼钩上挂上鱼饵,扔进冰眼,然后卷了一颗烟,先抽一会歇歇。

并不是高大山懒,或者不懂,而是“凿开冰眼投诱饵,莫急下钩等一会”。

刚才哐哐一顿凿,鱼受惊肯定入水逃窜,因此,要借助诱饵的气味把鱼再引回来,不必匆忙下钩。

高大山瞅着别人冰钓的装备啧啧称奇,真讲究,不光穿得厚,脚底下还得踩着木板,不像自己,踩着斧头柄子。

钓鱼是个耐心活,高大山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上,埋伏在雪窝子里一动不动,等着猎物上钩。

也许是冰钓跟打麻将似的,也有新手保护期,高大山这鱼上的就没怎么断,只不过个头不大,卖相也不好。

高大山装备差,但不影响他起线猛,叼上来的鱼往往卡的很深。

天寒地冻,手都冻麻了,高大山就跟王敬民拽鱼一样,用脚一踩,然后一用力,鱼头就下来了。

虽然鱼头掉下来了,但高大山不会浪费,捡起来扔桶里。

别人看着高大山上鱼,肯定有眼热的,但没有人上前咨询购买。

筒子河的水从北边什刹海前海流过来,上游的什刹海近乎不间断的有人钓鱼,再加上河道中间有好几个栅栏挡着,等到了筒子河,已经几乎没有了大鱼。

想买鱼的一般都会去烟袋斜街那边转悠,那边有大鱼,极少有来这边的。

钓了一下午,尽管有些冷,但高大山看着桶里的鱼,信心爆棚:好像多养一个人也不难嘛,无非是自己辛苦一点,天天出来钓鱼罢了。

唐植桐这边到家后,一如既往的又是半麻袋玉米,家里的陶缸已经装满了。

“妈,就这些了,总算都带回来了。”盘算着往家带的量,唐植桐决定今年先这样,作为定量之外的补充,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一大缸够两家吃一年。

“嗯,这些不少了,节约点,能吃小两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张桂芳温柔的摸着陶缸,犹如对待婴儿一般。

“怎么吃您说了算。”唐植桐将麻袋放在陶缸旁边,不打算掺和粮食分配,自己后面做好副食补充就行了,这些都吃光了也没事,自己还有呢,到时候再找个借口薅出来就是。

“今天副食品店有莲藕,听说是外地运来的,我看着不错,抢着买了点。”张桂芳将麻袋系好,放在陶缸上,生怕被耗子给祸祸喽。

“莲藕?还真挺稀罕的。在哪呢?我瞅瞅。”唐植桐有些惊讶,本地藕不怎么好吃,一般在秋天供应,外地莲藕还是头一回听说。

“听说是南方运过来的。这大冬天的,挖藕多冷啊。”张桂芳伸手指给儿子,说道。

“谁说不是呢?这藕限购吧?”唐植桐顺着母亲指的方向,走到水桶边,伸手捞了个茬子出来,九孔的,这种生吃脆甜。

唐植桐将藕放进水桶里,看模样大概是湖北那边的藕,湖北号称“千湖之省”,这个月份还能有藕产出的,恐怕就那边了。

湖北自古以来就是莲藕产量最大的一个省份,很多莲藕品种是好几代人筛选出来的,味道特别赞,正是因为有历史基础,所以那边的百姓特别会吃藕,以藕为食材的菜品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很多做法都是其他地方百姓一辈子都没听说过的。

“限,咱家最多能买三斤,我可着上限买的。要不是限购,我能买这种半截的吗?”莲藕不磕碰、不进水,大冬天的泡水里能存上一两个月,但进水就不行了,也就个把星期的保质期。

“嘿嘿,妈,咱明天包水饺吃?”秋末的莲藕最好吃,但冬天莲藕深藏地下休眠,基本没有能量消耗,口感也差不到哪儿去,剁碎包水饺,煮好后还是脆的,久煮不软,吃起来特别香。

“行,那我明天一早再去买点肉。”虽然昨天刚吃了水饺,但儿子轻易不说想吃啥,既然这次说了,张桂芳就没有不支持的理儿。

“哦~吃水饺喽!”在一旁薅着贝贝玩的凤芝听到母亲答应吃水饺,顿时兴奋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噩梦使徒

噩梦使徒

温柔劝睡师
“我市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一名患者劫持医护人员,正在与警方对峙......”杨逍关闭电视机,下一秒,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儿子,快把医生放了,外面都是警察,你逃不掉的!”像是为了印证女人的话,外面的警笛声一声高过一声,走廊里也有动静。“假的,都是假的,这是噩梦世界,不然为什么我剪断了电话线,你这通电话还能打进来?”杨逍盯着垂落在地的电话线,脸色狰狞。
都市 连载 20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野火

野火

苏行歌
“我的命从来都不属于我,所以我不怕失去。”——温祁.“巧了,我正好跟阎王拜过把子。不如我收了你,以后咱俩合葬,路上有个伴儿。”——黎野.在黎野看来,温祁是他心底荒原那团永远燃不尽扑不灭的野火,不需乘风入海,只要一个眼神便可共赴生死烈焰。.架空现实标签:推理刑侦悬疑美强惨双男主/p
都市 连载 131万字
终极火力

终极火力

如水意
这个世界不只是普通人熟知的模样,还有个常人不会接触的地下世界。政府特工在暗中处理麻烦,财阀雇养的杀手在私下解决问题。有杀手,佣兵,军火商,还有特工,有把这个世界串联起来的暗网,也有试图用金钱控制一切的财阀。高毅闯进了地下世界,近战无敌的他打出了自己的领域。但是这个世界有枪。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三步之内才是高毅的拳快。打不过就加入,高毅选择全都要。全都要,成为佣兵圈里的杀手之王,杀
都市 连载 115万字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

暗石
绑定养老系统,体验票证生活,艰难岁月也能从容幸福。全部原创剧情,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家庭,穿越同样的火红年代。
都市 连载 306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