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宋》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

,抚宋

曾经在西南地区极有名望的医师孙靖,如今是贵州路黔南府的知府,妥妥儿的一方大员。从一个大夫到一地知府,没有功名在身的孙靖,可以说是黔南地区的一个传奇。

短短的五年时间,他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变。

从那个年轻的世家子萧诚成为黔州签判的那一刻,孙靖便踏上了他最为瑰丽的人生旅途。

前半生,孙靖执壶行医,活人无数,誉满西南。

后半生,孙靖治政黔南,这个原本穷敝落后的地区,眼见着便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富了起来。

贵州路正式成立第三个年头了,五府三州也逐渐地拉开了差距。

贵阳、毕节、黔南脱颖而出。

比起其他的三府两州,这三地的经济状况明显要更好一些。

而这,最基础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三地的土地承包到户要进行得更彻底一些。

贵阳是贵州路安抚使的治所所在,打不了马虎眼儿,从上到下,认认真真地执行了土地承包到户,毕节大部分区域都是从罗氏鬼国抢来的,当时那状况,本地豪强一个个胆战心惊,生怕让罗纲找到机会把他们灭了,基本不敢龇牙,再加上当时罗信作为大族子弟,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是充分考虑了这些豪强们的利益,在拿走他们土地的时候,也充分地进行了利益的置换,使得试点工作在毕节进展顺利,能有这样的结果,本地豪强地主们已经异常满意了。

毕竟相比起财产,脑袋要更重要的多。

而在黔南,则是因为孙靖在本地具有极高的威望,而黔南地区,又是萧诚最早经营的地区,在这里,有着贵州路最大的铁矿基地,最大的钢铁冶练基地,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本身经济条件较好,而且那些本地豪强在第一轮的洗牌之中,便要么归顺,要么死翘翘,所以土地承包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的阻碍。

真要说起来,现在黔南地区的普通百姓,在整个贵州路上是最为富裕的。

因为他们不仅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有强大的钢铁产业。

头发已经花白的孙靖陪着萧诚站在田头,看着正在地里忙碌着的一家人。

这一家子,没有青壮,只有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两个年轻的妇人,还有三个娃娃。其中两个娃娃大概都有七八岁,另一个却是最多只有两三岁的模样,此刻正一个人坐在田头,撒尿和着泥儿玩,所有人都在忙,也没有人去管这个小家伙。

“青壮都去工坊里做活了!”孙靖解释道:“只有一把子力气的去矿山或者冶炼坊,如果学得了技术,那便会成为各个工坊的香饽饽,薪饷一下子便起来了。”

萧诚点了点头,走到田边,招了招手,大声喊道:“老丈,老丈!”

老翁提着锄头走了过来,躬身道:“两位大官人是来我们这里做生意的吗?顺着这里路还走上十里左右,便倒了县城了。”

萧诚笑道:“只是有些好奇,家里怎么没有壮劳力了呢?这一大块田都是你们家的吗?种得了吗?”

“种得了,种得了,怎么种不了!”老汉却是笑眯了眼:“这点活计,算不得什么。家里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冶炼坊里,眼看着就要升技师了,可不敢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分神,听儿子们说,僧多粥少,争得很厉害呢!”

从普通工人升成了技师,薪饷能一下子翻好几倍,这一点,萧诚当然是知道的,许多政策,还是他当年制定的。

对于工坊来说,技术的革新是最为重要的,而想要技术能有新的进步,就必须要保持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技师,而且要让这些技师们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所建树,向上的通道一直打开着,能不能上去,就看你能不能做出业绩来。

“每年的收成还行吧?”

“这地是自儿个家的。”老汉笑道:“老汉儿种了一辈子地,老了老了,终于有了自儿个的地了,伺候的可精心了,不敢有丝毫怠慢,都是孙府尊的恩典呢,现在这样的日子,老汉儿以前是真没有想过。”

“每亩地一百斤粮食的税,你们觉得贵吗?”

“不贵不贵!”老汉连声道:“现在我这一亩水浇地可得四百斤粮食,差一些的旱地,也有近三百斤,家里十几亩地一年四五千斤粮食呢,交了税赋也是吃不完的,还有卖的呢!就是今年的粮价又跌了。”

“整个贵州路都丰收了,粮食多了,价格自然就会跌!”萧诚道:“该卖得还是要卖,明年要是粮食更多了,那价格还会跌的。”

“大官人这么说,那老汉回去就把屯的多余的粮食都卖了。”老汉道。

萧诚一笑起身,“不耽误老丈了,您忙,您忙!”

老汉儿慌忙还礼。

孙靖却是有些尴尬,刚刚老汉儿把他是狠夸一顿,但却只字没提萧诚这位安抚使,他有些担心年轻的安抚使心里会不开心,毕竟黔南这大好的局面,其实都是眼前这位的功劳。

只不过这些没有多大见识的老丈,大概率只会知道他的现管,之所以知道孙靖,也是因为孙靖本身名气就足够大。

对于他们来说,萧诚实在是离得太远了一些。

“其实现在黔南的粮食,也是刚刚自给自足。”孙靖道:“今年开放了酿酒之后,便又开始从外头进粮食了。”

“黔南地不多,人却多,而且因为矿区集中,也没有足够的梯田开垦,能做到眼下这样,已经是很不错的了。”萧诚道。“听说你们这里的酒水卖得很好啊!”

“工坊,矿区这些地方,青壮年多嘛,所以酒水也就卖得极好。”孙靖笑道:“其实关键,还是大家手里都比较宽裕,以前,那有闲钱喝酒。便是糖,现在在我们这里也不是什么稀奇物件儿了。抚台,要不要去看看我们这里的酿酒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枪手1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一鸟嘤鸣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历史 连载 30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