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

经退休了,有什么必要在工程上花费心思呢至于日后的维护,就更是天晓得的事情了,没准等这帮老头离开工岗位,整个日本都找不出人来负责维护,届时英国人就等着哭吧。

“拉尔曼先生,我认为冯先生指出的,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鲁伊斯首先回过味来了,他认真地向拉尔曼说道。

“我想,这只是凑巧罢了。”

拉尔曼面有尴尬之色,却还是强撑着辩解道。他就算没有专门研究过中日两国的人口结构,从一些日常经验上也能知道冯啸辰所言不虚。他在过去参加学术活动的时候,与中国和日本的学者都有过接触,他的确能够感觉到,中国学者的平均年龄更低,而日本却是一个很典型的老龄社会。

拉尔曼话归这样说,当他与三立制钢所的团队见面的时候,看着对面那一群老头,他还是微微地皱起了眉头。有些事情,如果没人提醒,大家或许根本不会注意,但一经人提醒,再看到这个场面,就由不得人们不浮想联翩了。

“内田先生,贵公司难道没有一些更年轻的工程师吗”

在三立的工程师介绍完自己的方案之后,拉尔曼没有就技术问题提出疑问,却向内田悠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更年轻的工程师”内田悠一愣,他扭头看了看自己带来的人,脸色顿时也变得难看了。

如果不是拉尔曼提出来,内田悠也是不会注意到自己团队的平均年龄的。在挑选工程师组队前往英国的时候,三立方面的考虑就是要选出各方面最有经验的工程师,以便尽可能在技术折服英方。公司里最有经验的工程师,全都是这种老头,大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事实上,在日本的很多工程项目现场,或者一些技术研讨会上,经常可见的也都是一群老家伙,工程技术人员的年龄断层现象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了。

可这样的问题经拉尔曼说出来,内田悠便意识到不妙了。联想到此前与中国团队见面的情况,对方是何等朝气蓬勃,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拉尔曼的内心所想。

“我们公司拥有大批的年轻工程师。”

内田悠硬着头皮说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这个项目,你将会在建设工地上见到我们的年轻工程师。至于他们各位”

他用手指了指自己那些老头,解释道:“我们只是觉得他们有更多的经验,或许你们对他们的经验会更感兴趣的。”

“原来如此。”

拉尔曼知道内田悠的话虚多实少,但他没有去揭穿,而是换了个话题,问道:“那么,内田先生,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和中国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是质量。”

内田悠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日本民族一向崇尚工匠精神,对质量精益求精,所以由我们建设的工程,质量是完全可以信赖的。而至于中国制造,虽然我不便于对同行的情况进行指责,但我想拉尔曼先生应当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据我了解,中国企业近年来也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他们过去的确制造过一些劣质的产品,但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鲁伊斯回答道。

内田悠温和地笑着,说:“是的,中国企业从日本引进了全面技术管理技术,目前中国产品的质量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不过,这也仅仅是改善而已。核电站的安全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任何一点质量上的缺陷都可能会酿成巨大的灾难,所以,我认为英国政府应当对质量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我明白了。”

拉尔曼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再往后,双方又扯了一些没营养的废话,这才结束了会谈。拉尔曼在最后的总结致词中没有给出任何具有倾向性的意见,这与内田悠事先了解到的拉尔曼的态度略有一些不同。在此前,据说拉尔曼是比较倾向于选择三立的。

“形势不妙啊。”

回到宾馆,内田悠找到自己的副手植田三夫,神色凝重地对他说道。

“我也有这个感觉。”

植田三夫说,“看来拉尔曼对我们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鲁伊斯是明显倾向于中国人的,如果拉尔曼没有站在咱们一边,辛克角核电站就有可能要落到中国人手里去了。”

“拉尔曼今天提出来的问题是关键。”

内田悠说,“我们失策了。我们光考虑到挑选最有经验的工程师参加谈判,却没有注意到这些工程师的年龄太大了。尤其是中国派来的工程师都非常年轻,这就与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是说,拉尔曼发现了这个差异”植田三夫问。

内田悠幽幽地说:“拉尔曼没有这样的敏感,是有人提醒了他。而这个人,我也猜出来了,那就是冯啸辰。”

“冯啸辰这是一个什么人”植田三夫奇怪地问。

“一个狡猾的中国人。”

内田悠说。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很不舒服的想法,自己的年龄与冯啸辰相比,也是差出了近20岁。在冯啸辰的面前,他就是一个老头。以这样的年龄,还要四处奔波,实在是一种悲哀。

植田三夫没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不过也懒得去追问,而是问道:“那么,内田君,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要让国内马上派几个年轻工程师过来吗”

内田悠反问道:“植田君,你觉得咱们公司能够找出又年轻同时技术也过硬的工程师吗”

植田三夫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说:“的确,咱们的年轻工程师实在是太稀缺了,仅有的几个在技术上也乏善可陈。我想,这或许是日本社会的问题吧,我们太讲究论资排辈了,很多老人占据了重要位置,年轻人没有出头之日,就纷纷离开了,所以才造成现在这种人才断层的现象。”

内田悠说:“现在反省这个问题也没意义了。拉尔曼已经关注到了年龄的问题,我们就算找来几个年轻工程师,也无法打消他的疑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人也拉下水,让拉尔曼发现中国人也有问题,这样我们和他们就又回到平等的起跑线上了。”

“你打算怎么做呢”植田三夫饶有兴趣地问道。

内田悠摇摇头,说:“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法回答你。我在欧洲还有一些熟人,他们和我的关系不错,我打算去拜访一下他们。不过,这件事还请植田君替我保密,不要在团队里泄漏。咱们的一些工程师过于幼稚,如果什么事情让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守不住秘密的。”

“我明白了。”

植田三夫点头应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齐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43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风随流云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都市 连载 245万字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林中谷
人到三十古来稀,阎王不请自己去。离婚后,陆良突然觉得黄土已经埋到脖子,毕竟都能听到跑马灯的声音。直到他发现,那是来自未来的讯息,于是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在人世间,你我皆俗人。当个俗人也挺好,贪财好色腹黑自私……【非单女主,介意慎入】
都市 连载 124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

凉州七里1
关于官场争雄,从女书记的秘书开始:这个世界上的规则,都是强者施加于弱者。真正的强者,是改变规则,让规则适用于我!情场如棋,官场如棋,人生如棋,当落子无悔,当做执子者,当有胜天半子之心!!!
都市 连载 3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