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贞观皇储李承乾》最新章节。

长安汉王府

“先生这几日去那了,怎么不见你呢”,“哦,殿下还能记得老臣还真是难得啊”。

“殿下,你很得意啊,每日饮宴不断,前呼后拥,真是羡煞旁人啊”,岑文本阴阳怪气的说着李恪。

李恪不明白差事办的如此的好,老师应该高兴才是啊。不过他也知道岑文本是真心为他好的,连忙起身请老师坐下。

看到李恪如此的殷勤,岑文本叹了一口气,也不好再冷着脸教训李恪了。

岑文本:“陛下给了你那么多的钱粮,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难道不怕颉利加害你吗,还有万一突利出卖于你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李恪:“学生此去有先生的良谋和柴绍的数万大军为后盾,出手的时候就有七分的把握,越大的风险收益不是越大吗”

李恪的宽慰并没有让岑文本的高兴起来,在岑文本看来,李恪这次其实得到的收益并不多,反而成全了别人。

“殿下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了是吗,那比韩信,彭越如何呢,他们辅佐汉高祖平定天下功劳不可谓不大,但为什么他们都被早早的诛杀了呢。”

李恪:“还请先生教我”

岑文本:“为人臣子者要是让人看出来他的本事比皇帝还大,所立的功勋比皇帝还高,封地比皇田还要多,那这个人的死期就不远了。

做皇子也是如此,殿下不过是亲王,如果让人看出来他的本事比储君都大,功劳比储君都高,食邑和储君差不多。

那么和太子亲近的人他们就会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陛下春秋正盛,不会容的那个皇子在北伐的国策上超过他,那他就会转过身来对付你,到时候你怎么办呢。

毕竟太子是陛下自己立的,你觉得他会因为你能干,功劳大而在这将要打国仗的时候动摇储位吗”

岑文本看李恪在那思虑自己说的话接着道:“这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是个念旧的人,可殿下你呢,

回城那日不少的文武都去恭迎殿下,可你注意到那些秦王府的文武了没有,殿下可能没顾得过来,

就在你不远处,他们都去送罗艺了,太子亲自扶灵并为罗艺勒石,这可着实让东宫等到不少重臣的好感啊,你觉得在陛下那里会怎么比较你和太子呢。”

听到岑文本说道这他才明白自己是把那个因他而死罗艺给忘了,给人留下了薄情寡恩的印象。

在那些朝中重臣眼里,一个能干的皇子远不如一个念旧的,而李承乾不念旧恶,不顾储君之尊,为一个曾经的罪人扶灵,充分展示了大国储君的风度和对民族英雄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赢得了父皇的心。

岑文本知道李恪长久的受东宫的压迫,差事办的如此漂亮难免得意忘形。

不过这尾收的不好,让东宫捡了个大便宜,这也说明李恪的心智还远没有李承乾成熟。

“好在殿下的这次差事是办的还是不错,不仅给陛下争得了脸面,而且对于殿下在民间的名声也是好的。这对殿下今后的路大有裨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锦宫春暖》《撞星》《斗破之我为雷帝》《北齐怪谈》《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格格党】《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平凡文学

天才一秒记住【快读屋】地址:kuaid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八宝豆沙包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历史 连载 199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酱爆鱿鱼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历史 连载 260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