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饶是再不乐意,谢清明还是强忍着恶心吞下了一块五仁月饼。“吞”这个字是格外恰当的,因为近乎囫囵个噎进去的,因为太难吃都没敢嚼,怕吐出来。

谢清明一直觉得自己读的是圣贤书,学的是圣贤理。他总认为君子杀身以成仁的时候一定念的是“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可如今他才发现自己的稚嫩与娇气,连块月饼都要挑三拣四。

但转脸谢清明就觉得自己还是有气节的,因为他即便是饿死,也不吃青红丝。

“我吃完了,你走吧,”谢清明把手炉塞回阑倌手里,“这东西让母亲看见,平白又惹一番火气。我跪一宿,她气消了也就好了。”

阑倌只好讪讪拿回了谢清明手里,一方面心疼他还得冷熬半宿,一方面又生气他怎么就不知道服个软呢。亲母子还非要弄出隔夜仇?

“你帮我做件事,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能让旁人发现。”

“少爷您吩咐。”

“帮我去买些铁锨铁锹来。再去打听一下二姐下葬的那块地平日有人看守么?”

阑倌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形影不离地跟在少爷身侧也许多年了,如今听谢清明这么一说,心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可心底尚存的一丝侥幸让他还是问了出来,“少爷您想干什么?”

“开棺验尸。”

者有话要说:高举“青红丝滚出月饼界”大旗!都看到这了,给个收藏呗好不好?

第27章恶寒

阑倌走后,偌大的祠堂只剩下谢清明一人,形单影只地与家族的前尘过往对峙。

人在危难时候,生死成了头等大事。彼时爱恨嗔痴、仁义礼教都不得不一退再退,可如今劫后余生,又回到了平静如水的生活里,就不得不去面对那些矛盾的问题。

世代祖辈的牌位端端正正地立在前头,严正肃穆。无需只言片语,却似振聋发聩的古寺晨钟,声声直击谢清明血液骨骼里的气节和良知,由不得他做丝毫的逃避。

他不知是自己在扪心自问,还是先人借他身在训斥,只听得心底响起一个低沉的声音,“道义与伦常,你要选哪个?”

谢家是塞北世家,与寻常估客商贾不同,谢家每一辈里皆会选出一人入仕为乡宦,家风亦是世代重文。乡宦二字听起来无足轻重,不过塞北边疆一介小吏,远称不上封王拜相。可正是地处偏远,也成就了景阳城独特的风土人情,乡宦虽秩卑,却甚是权重。

这种被家族挑选出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才,通常都是家中长子。到了现如今,家中的中流砥柱便是谢清明那性情极为温和的大伯,谢靖伦。这位大伯十八岁入进士,少年及第,宦海沉浮半生,如今官拜景阳郡守,整个家族俱是风光无两。

为整个家族的掌舵人,这位性如温的大伯总是不屑教自家子弟纵横捭阖之术,却喜欢与小儿辈探讨先贤之道。

谢清明幼时曾有幸目睹大伯与挚友把酒言欢的场景,依然记得大伯曾言,“人生至境,当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你我皆在宦海沉浮,若做到深谙世故而不世故,方是大成。”

这让家中同侪,尤其是谢清明的母亲颇有微词。谢家主母总是暗讽夫家长兄“食的是两袖清风,未尝过人间烟火”。可上天许是也觉得如此光风霁月之人世上本应无双,谢靖伦膝下一直无子,结发妻子也是个只讲风月不理俗事的妙人,伉俪二人分府独自过起了悠哉的小日子。如此一来,谢家便由谢清明的母亲当家,倒是铁腕一般治理得井然有序。

谢清明倒与这大伯颇为心意相投,也因为大伯的原因,他私下里也觉得母亲待人接物有些刻薄。可谢清明心底那一点不切实际的君子心性和母亲的齐家之道纵有千般相悖,人伦孝道也让他收敛了心性,从未与母亲发生过龃龉。

但如今,良知与大义像一口金钟,把谢清明牢牢罩在其中,让他的孝道伦常与圣人大义狭路相逢,竟到了避无可避的境地。

母亲当年一口咬定二姐谢凌语病逝,还匆匆下了葬。如今看来,其中必有不能与人道的秘辛。二姐如今记忆全失,饱受风霜蹂躏,又险些再落贼人之手。倘若真是母亲一手策划这场悲剧,他当如何?

谢清明这人,讷于言,却偏偏慎于思。每每读书也好,遇事也罢,都喜欢揉碎了嚼烂了,左右斟酌,反复思量。如此一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底堆积的沉思也就越来越多,压得他渐渐喘不上起来。

他不爱与人争高下,却偏偏不能放过自己。今日想不明白的事便明日想,明日再想不明白就日日想。仿佛事事皆要问个本然真相,求的就是个“内明”。到了最后,竟到了疲于应付自己的境地了。

如此一颗赤子之心被生生劈成了两瓣,一半放在天道的火上炙烤,一半放在人伦的汤里翻腾。第一次,让这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明白了什么叫做“煎”和“熬”。

*

莫愁满怀心事地回到后宅,一句“倦了”打发了还想送进院内的裘致尧,便径直向卧房走去。

路过中庭花园,八卦形状的亭子里,一站一坐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远远的,听不清。

是广寒和阮语。

莫愁脚步轻盈,却也惊动了亭中二人,阮语虚弱地起了身,把汤婆子塞进莫愁手中,“广寒说,你最畏冷,怎么也不知道带个手炉?”

莫愁看了广寒浮起晦涩一笑,想来一个多月前她把昏迷的阮语救进院中,他还万般嫌弃。如今二人能两厢平和的唠起家常,倒是奇景。

广寒倒是看懂了莫愁的心思似的,一时间也学会了赧然,“当日她浑身都是虫子,我最怕虫子。现在她身上虫子没了,我自然可以和她做朋友。”

莫愁倒欣慰,如今万事如蛛网缠得她焦头烂额,后院不起火是最好的。

“外面太凉了,你我现在身子都虚弱,别在这吹风了,回房再叙。”

莫愁转头看了一眼广寒,“今晚月色好,是修行的好时候,你也别在这耽搁了,快去用功吧。”

小妖精再不懂人情,也知道莫愁是想支开他,于是气鼓鼓地离开了。

阮语望着广寒的背影,低声问道,“这孩子真的是一只树妖?”

莫愁颇为吃惊,没想到二人聊了这么多,竟到了让小妖精坦诚将身世相告的程度,她笑道,“别张嘴闭嘴都是‘孩子’,他都五百多岁了,比你大多了。”

莫愁原以为阮语会有所表示,可她只是淡然地点了点头,没做声。

“见到妖怪了,还这么云淡风轻的,不害怕么?”

阮语苦笑,“我和他站在一起,你看谁更像妖怪?”

莫愁点点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半晌才扯回原本就想问的话题上来,她语气和缓,听不出些许波澜,“如今经历了一番生死,还想死么?”

“以前总觉得,人间诸事皆是命,万般不由人。唯有一死能被自己掌控,所以愚昧地认为以身殉道,是我唯一能与这个世界抗衡的。”

莫愁第一次听到这种论道,细细一品,竟觉得这牵强的逻辑也有说得通的地方。既然举世欺我侮我,我便石俱焚,纵身死也不遂了你的意,虽然愚昧可笑,却莫名其妙地透出一点侠义风骨来。如此想来,那魂飞烟灭的三姨娘,也是如此抱着一腔孤勇离世的。

“那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自杀呢?吊死摔死溺死,死法很多,为什么非要死前受这番罪,弄得满身付骨之蛆?”

莫愁没等阮语回答,便接着问道,“是不是你真的相信水正教能让你灵魂永存?”

阮语浅浅地叹了一口气,“起初是不信的,饶是谁乍一听这漏洞百出的教义也不会相信的。可是人啊,要是日复一日地活得卑贱,活得没有希望,便会硬生生给自己找一个精神支撑。哪怕这个支撑最后会让你万劫不复,也是无可选择中最好的选择了。”

“那如今为何又不想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仙侠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桃花山刘家修仙传

飞云剑仙
本书写的是一位小小的炼气家族子弟,带领自己的家族战天斗地、开疆破土、纵横星海成为宇宙间顶级仙族的故事,本人也是人族立族宇宙修仙界的无上巨头之一。主角本人颜值担当、气运逆天、修仙生活幸福美满!
仙侠 连载 369万字
志怪书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松风吹断茶烟,白云堆里,神仙安眠。不觉梦起当年,村口树下,老人讲古,那些惊呆幼童的神仙鬼话、狐精山怪,不真也不幻,诡谲也浪漫,仍是觉得妙不可言。
仙侠 连载 88万字
修仙从沙漠开始

修仙从沙漠开始

中天紫薇大帝
(日更万字)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室小职员,意外重生到了一个神秘浩瀚的仙侠世界中,成为了一个小修仙家族的一员。故事,从无边沙海中一个名为玉泉湖绿洲的绿洲开始。正版全订群:290883946(粉丝值2000以上可入群)【凡人流,无系统,家族修仙,种田】
仙侠 连载 594万字
乌龙山修行笔记

乌龙山修行笔记

八宝饭
一本乌龙山散修的日常修行流水账,记录修行生涯的点点滴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既然一开始就成了一名最底层的散修,还是以匪号著称的乌龙山散修,刘小楼只能认命,在名门大派占据的天下苦苦挣扎,只为一块灵石、一枚灵丹、一件法器、一株灵草而忙忙碌碌。生活的柴米油盐,修行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由人自品,唯一不变的,是一颗为求长生的向道之心。
仙侠 连载 76万字
神秘复苏

神秘复苏

佛前献花
“我叫杨间,当你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死了......”一张诡异的羊皮卷,一只窥视黑暗的眼睛,这是一个活下来的人经历的故事。——————
仙侠 连载 622万字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文抄公
方夕穿了,而且是二穿!在修仙界我唯唯诺诺,在异世界我重拳出击!没想到千百年后,在修仙界也成了大佬!(苟道长生+无限流,文抄出品,本本精品,请书友们放心收藏阅读)
仙侠 连载 6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