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方格化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航技为什么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内部会议上,问出这样的问题?
很简单,咱们不能只拿今年又执行了几次发射任务来说事儿了,也不要谈往天上耸了多少颗卫星。
毕竟,新世纪以来,国内总共也不过才发射了60多颗卫星上去,结果人家京航一次性就发射了60颗,第二次又是66颗。
所以,别说东洋和欧洲了,比这个,老美和大俄都要跪的。
因此终究要比较的,还得是运力,还得是发动机推力。
艾丽亚娜5号eca型的近地轨道运力,据说有15~20吨,东洋的h2a也有10~16吨,而咱们自己的长征2号f,却只有不到8吨。
这就是差距。
虽然在研的长征5号,设计要求必须达到20吨以上,但这会儿,整个项目的验证讨论都还没有做完呢,没有大几年的时间,根本就完不成的好不好。
结果京航的一個实验项目,就直接玩起了王炸……资料显示,这66颗通信卫星的总重量,已经共计21·2吨。
这说明其运力最起码是比21·2吨这个数字要高一些的。
这就很让人震惊的同时,难免也有些汗颜了……
“……相较而言,艾丽亚娜5号的火神发动机h158,推力是142吨,加上两枚固体推进器eap-p238,总推力864吨,有效载荷近地轨道20吨,地球同步轨道运力近10吨;
“东洋的h2a,2台le-7a主发动机,单台推力112吨,加上2台固体助推火箭,总推力690吨;
“咱们研究院在研的项目,设计方案是2台主发动机和4枚助推器,确保其总推力超过1000吨以上;
“而人家京航的这款,单台发动机就有了240吨的推力,五台堆一块儿,就轻轻松松把总推力抬到了1200吨上,不但不需要固体助推器,还不用检修,可以回收复用。
“所以诸位,该调整一下思路,好好转换一下思维模式了……”
会议室里,短暂的陷入了一阵沉默的状态。
横向对比,从来都是这么鲜明而残酷的。
但是,如今趋向于全球化的形势之下,即使是航空航天领域,同样也是不会例外的。
而这就需要,当下有能力独自或者合作具备火箭商业发射能力的大国,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激烈的竞争。
这,又何尝不是综合国力上的一种隐形较量呢。
那么,目前全球的商业发射市场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在场很多人在心里,其实都是有个谱儿的……
大俄几乎一家独大,占据了差不多42%的份额。
接下来是谁呢?
很多人以为是大老美,但其实不是的,因为排第二的是欧洲,这会儿应该能有21%的份额。
其实老美目前也就占了17%的份额。
咱们国内呢,很可惜,只有4%左右。
再后面,包括东洋、印度、以色列、南韩等,也在追赶着。
那么问题来了,京航这款运力超大,又可以实现回收复用的火箭一出来,那接下来,又会对整个商业发射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力?
挣多少钱都已经是次要的了。
单只是这个影响力,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就几乎是超乎想象的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