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主沉浮》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

东宫承恩殿,相当普通人家的书房,忙里偷闲的杨广正在读《史记》。

杨广今年只有三十四岁,体力精神正处于男人巅峰的时候,炯炯有神的眼睛精光闪闪,盘坐在软垫上的身子魁梧结实,把一袭长袍绷得棱角分明,极具力量的美感。

之前杨广在扬州经营南方近十年,安定了反抗不断、民心不附的南陈旧地,文治武功有目共睹,他也认为自己有能力掌控好整个大隋。

可是父皇这段时间把军国大事交给他,也使许多以前接触不到的核心机密一一展示在他面前。

到了这一刻,杨广才发现大隋并不像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北方形势远比南方复杂百倍、千倍。

需要他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一方面他要代父皇处理军国大事;另一方面又要掂量、分析、捉摸各个派系的情况。

他父皇告诉他,不要怕臣子拉帮结派,朝中要是没有派系才是不可想象的怪事,而皇帝的用就是平衡,皇帝的价值也是在于平衡各方利益,只有平衡好各方势力,需要权力、利益的各方势力才能倚仗皇帝、附从皇帝,皇帝也才能施号发令。否则的话,臣子轻则会会阳奉阴违,使皇帝的阳光雨露,洒不到贫瘠的民间,重则会严重影响到帝位与统治。

杨广在扬州也是这么做的,只要梳理好各个派系的构成,找到各派内部的矛盾,就好针而对之。

只是父皇对五弟杨谅的安排,把他弄得一头雾水。

父皇以前担心他镇不住老四杨秀,生怕他接手大隋时,老四割益州自立,于是便罢免了杨秀的益州总管、西南道行台尚书令之职,并将他召回京中当了个闲散的蜀王,这是于公。

于私,父皇是担心他一旦不在,杨家会出现兄弟相残的人伦惨剧,因为杨秀握有重兵的情况下,他杨广难免会疑神疑鬼,就算他坚信弟弟不反,也会有人揣摩上意而借机生事。同样的,若杨秀不闲散起来,就算他本人无心争取什么,他手下又岂能善罢甘休?父皇现在把杨秀留在大兴,既是叫杨广消除无谓的猜忌。同样也是消除杨秀羽翼,让他安安心心当闲散蜀王。

如此安排,杨广也能理解,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在老幺杨谅的问题上,父皇以前也是这么考虑的;前几天还说要把老幺也调回京城,然而昨天却忽然改变了主意,不仅没有将他召回,反而给他几员大将,这不是助长老幺势力、怂恿他造自己的反么?

父皇只是笑着说,等他当上皇帝,就会明白他的深意,杨广不敢多问。现在的大兴城本来就有一股倒储的势力在兴风浪,若是父皇因此认为他没有容兄弟之雅量,笑到最后的未必是他。

在杨广不远处,坐着他的正妻萧氏,萧氏大名萧婉,小名美娘,乃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长得丰姿绰约、容颜清丽,端庄文静中自有一股高贵气质。

萧婉人如其名,性格也温婉柔顺。

她与杨广已经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育有二子一女,夫妻感情深厚,杨广甚是宠爱萧婉,他几乎不近其他女色,反倒是萧婉见已是太子的丈夫子嗣偏少,不利传承,过意不去的劝他纳妾。

然而杨广却以父母为榜样,而且他有平陈之功,陈叔宝当时那摇尾乞怜的窝囊样,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鄙夷陈叔宝之余,也有了浓浓的忧患意识,并以陈叔宝为戒。

尤其是现在面对复杂军国大事,更觉得时间十分珍贵。之前纳回家来的大小陈良娣和王良娣,也只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到了家里以后,几乎成了摆设,现在更不愿把时间浪费在享乐之中。

萧婉正用一个小碾子熟练的把豆蔻、盐块、花椒、香料、茶团,碾成灰色粉末,用沸水冲开以后,又加入了一小勺羊油、一小勺羊奶。搅拌均净,就成了一碗茶汤。待泡沫散尽,才将茶碗递到丈夫面前。

杨广端起茶碗,浅尝一口,赞叹不己的说道:“还是你煎的茶,最合我的胃口…”

萧婉笑着说道:“也是你和昭儿、暕儿觉得好,我记得金刚奴第一次喝时,喷了你满面都是。他只用沸水冲茶,其他佐味一概不用,这样的茶汤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杨广不屑的说道:“那小子也给我冲过一次,清汤寡水的,难喝死了,我也喷了他一脸。”

“二郎故意的吧?”

萧婉似笑非笑的说道。

“我有这么小气吗?是他的茶汤没油没盐,十分难喝。”

杨广放下茶碗,笑着问道:“你的兄弟还是不愿将萧颖许配给金刚奴吗?”

萧婉点了点头:“大兄说金刚奴跟小妹八字不合。”

杨广听到这话,冷哼道:“蠢货。”

萧婉顿时愣在了原地,难以置信的看着杨广。

“我不是骂你,我说的是你兄长萧琮。”

杨广面色微窘的解释了一句,又说道:“你不提这个八字不合,我还不想生气,一提这个,我就想骂你那几个木头兄弟。就是因为他们愚蠢,差点毁了一桩上好姻缘。”

萧婉瞪了杨广一眼,嗔道:“相人说的话,难道有错不成?”

“当然有错,而且还是大错特错!有人为了破坏这桩姻,收买了城里的相人,凡是金刚奴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一出现,他们都说假话。不仅如此,还暗中抹黑金刚奴,让你们萧家信以为真,觉得金刚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混蛋。”

杨广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正是这些人捣乱,导致婶娘至今都找不到儿媳妇,急得她差点疯了。”

“怎么可能?”

萧婉有些吃惊的看着丈夫。

杨广冷哼一声道:“有什么不可能的?”

萧婉喃喃低语:“莫非有人图谋小妹?”

“得了吧!”

杨广嗤之以鼻,颇为自豪的说道:“兰陵萧氏名声再好,那也是昨日黄花,有什么好图的?人家要是想图你家小妹,两个州刺史的承诺就能得到,那何须如此大费周折?人家图的是我们杨家的金刚奴。”

历史底蕴是杨家的硬伤,虽然杨坚以弘农杨氏自居,但杨坚之父杨忠其实只是山东汉人中的寒士,因为宇文泰归籍关中之命而自附弘农杨氏,同时还有李虎自附陇西李氏、李弼自附赵郡李氏、裴伯凤自附裴氏……各大门阀见这些位高权重的人自己送上门来,也乐得认下这门亲戚,对着族谱就是一通炮制。在门阀世家中,这不是什么秘密。

相较于杨家,萧婉出身的兰陵萧氏才是货真价实的千年世家、顶级门阀,虽然萧氏生在南朝,没有被北魏孝文帝列入天下高门,但无论是底蕴、尊贵,萧氏都不比五姓七宗差,现任家主是萧婉大哥、西梁末帝萧琮。

杨广虽然不会无聊到跟爱妻比家世,但是他说到“我们杨家的金刚奴”时,也是底气十足,好像赢了一回似的。

“这又怎么说?”

萧婉是个聪明的女人,自然不会拆穿丈夫这份自得,而是就事论事的问。

“我大隋只有蜀、汉、蔡、滕、卫、道六大亲王,个个尊贵无比,前面四个已经成家,而道王弟也定有婚约,唯独最受阿耶宠爱的卫王没有婚约。若不是他人小辈分高,适龄的同辈贵女少,那些关陇贵族恐怕都跑到王府抢人了。”

杨广说道:“婶娘找萧氏,那是瞧得起已经败落的萧氏,可是你大兄却糊涂的信了相人的鬼话,把人往外推,不是蠢货是什么?”

“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竟然可以让全城相人说谎。”

正如杨广所言,萧氏在大隋的地位确实比较尴尬,原因是萧氏在战乱时期不像北方五姓那么超然,而是直接参与天下纷争,当西梁国灭了以后,天下名门担心隋帝什么时候会清算西梁“余孽”,都不愿和萧氏深交。萧氏现在的处境虽不像南陈皇族那么尴尬,但也好不了多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17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