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更年号建安元年。
此时南阳,一所坐落在山水间的小书院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诗经》,又称《诗三百》。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穿着素衣的先生踱步于课堂间讲解着。
一个少年正支着脑袋看着窗外出神,圆圆的大眼睛,忽闪着浓密的睫毛,白皙的鹅蛋脸掐得出水一般。那是一张可爱到任何大人都会想揪一把的小脸。
窗外的大柳树上,停着两只黄鹂鸟,毛色鲜艳,争相鸣出动听而清脆的序曲。
少年盯着雀跃小鸟,露出入迷的微笑。全然不知先生已经走到他的身后。
“郭奕,你把《关雎》背一遍。”
先生的戒尺已经敲到郭奕的桌前,发出响亮的敲击声。前后左右的孩子都吓了一跳。
郭奕瞅了一眼先生,发现先生脸色极其难看。低着头站了起来,开始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生满意的听着背诵,慢慢踱到前排。
郭奕正在背着,突然后脑门上一记生痛。谁在拿石子砸我!
回头看见胖仔崔浩正捂着嘴在笑,一定是他干的。
先生已经走到前面去了,并没有看到后排学生的小动。
郭奕瞪了崔浩一眼,就继续背着书。
崔浩见郭奕唬他,便吐出舌头,白眼一翻,两只胖乎乎的小肉手往耳边一张,对他做了个大鬼脸。
郭奕和崔浩是前后排,以前经常在一起玩。只是近来,郭奕变得尤其沉默寡言,一个人独来独往。崔浩有些失落,便开始想办法引起他的注意。办法用光了,郭奕还像个闷葫芦,于是开始欺负他,惹他不高兴至少也是一种互动……
放学后,郭奕背起书包,默默的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郭奕,昨天喊你去我们家斗蛐蛐,你怎么不来?”
崔浩和他一起的那帮小子拦在郭奕面前。
郭奕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然后,绕道而行。
崔浩小跑几步,又挡住他的去路,“诶,说你呢!跑什么呀!”
崔浩是个小胖墩,跑动起来有些吃力。但是,郭奕不理他了,他生气!
郭奕不是不想理他,是不想去他家。上个月,去崔浩家斗蛐蛐,撞上崔浩他爹,崔县令,一个油光满面的中年胖子。崔县令看到郭奕,“哎哟,这孩子越长越水灵了。”
话还没说完,那双油腻的大手,在郭奕的左右两脸巴子上狠狠地揉上了一把……
此事给郭奕还在成长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散不去的阴影。老天,为什么要给我这张脸!!!
他恨他自己的长相,因为这张脸,从小没有少被捏过。
记事开始,被娘亲抱在手里,大人们聊天,聊着聊着,那张嫩得像豆腐的脸就被揩油了,“郭夫人,你闺女长得真俊呐!”
往事不堪回首。
那时候他不会思考,任人摆弄。现在,他长大了,认为自己是男子汉了,若还是被像小时候那般对待,那真是一件不堪的事啊。
为了避免再去崔浩家里,郭奕便不再和他说话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