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甜的,好神奇!”

刘艺菲也被手中西红柿的味道惊到了。

“是吧?”

赵金麦打量着手中的西红柿,惊叹:“我头一次从西红柿里吃出甜味儿来。”

“买西红柿不能只看外观,有时候好看不等于好吃,其他东西也是一样。”

李逸解释:“西域省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以不管是瓜果还是蔬菜,成熟度和风味物质都比其他地方的好一些。”

吴垒闻言,也上前来从袋子里掏出了一个西红柿。

没地方洗,他直接在衣服上蹭了蹭,就咬了一口。

“嗯!的确好吃!”

他的眼睛瞬间就亮起来了。

“你不吃吗?”

赵金麦啃着西红柿,冲李逸问。

李逸摇了摇头。

这西红柿虽然已经不错了,但离他理想的标准还是有点远。

为了追求产量,现在的瓜果蔬菜都会施肥,催熟,来加速它们的生长。

但生长时间不够,味道肯定会打折扣。

就像是快速育肥的白羽鸡,味道远没有三年的老母鸡来得香,也是同样的道理。

李逸最理想的食材,还是自然生长,不施肥,不催熟,长够自然成熟的时间的食材。

可惜,这样的食材一般是买不到了,除非自己种,自己养。

或许,等赚够钱了,可以回乡下搞个小院子,种点蔬菜,养点禽畜。

不说延年益寿,能过几天舒心日子也是好的。

将西红柿袋子递给了吴垒,李逸招了招手,就向粮油区走去。

今天他的主要目标,是磨豆腐用的黄豆。

黄豆,也叫大豆,是最常见的粮食,也是中国最传统的五谷之一。

古代五谷分南北两个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里,都有菽,也就是黄豆。

国人种植黄豆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在数千年的岁月里,养活了无数华夏子孙。

黄豆有无数种吃法。

在幼苗时期,可以直接当做豆苗来吃。

结了豆荚以后,趁它还绿,揪下来用盐水煮熟,就是盐水毛豆。

等豆荚成熟以后,把熟透的黄豆敲出来,泡上盐水,然后用文火炒熟,吃起来又香又脆。

它还可以油炸,还可以磨成粉。

但最常见的,还是把它磨成豆腐来吃。

黄豆是现有农物里,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物。

它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7%到42%之间。

不过李逸要找的,是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的顶级黄豆。

这种黄豆,基本上只有黑省的黑河地区才有产出。

因此,到了粮油售卖区后,李逸就向老板询问有没有黑河的黄豆。

黑河的黄豆还是比较出名的,很多黄豆的包装袋上标注的产地都是黑河。

但这些黄豆的标准都达不到李逸的要求。

不过新发地到底是京城最大规模的农产品市场,还是被李逸找到了一家卖黑河顶级黄豆的店。

这家店并不起眼,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胖子。

李逸路过这家店的时候,老板正从口袋里掏炒黄豆吃。

李逸听到了他嚼黄豆的脆声,当时就脚步一转,走了过去,冲他问了声:“老板,你吃的是黑河的金豆子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满级老祖在人间》《上流玩法》《高武纪元》《人渣反派自救系统》《文豪1978》《替嫁多年后》《这个明星塌房后业绩更强了》《道爷要飞升》《庆余年:范府大宗师》《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家老三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都市 连载 114万字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叁叁伍伍
关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都市 连载 709万字
绝世强龙

绝世强龙

张龙虎
绝世强龙是齐等闲玉小龙创作的经典的小说作品绝世强龙小兵提供绝世强龙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绝世强龙下载,绝世强龙全文字更新,绝世强龙无弹窗!请关注绝世强龙吧,本站最新最快更新绝世强龙的最
都市 全本 26万字
山野小闲农

山野小闲农

旧梦一俗人
一个普通的景观设计狗,奇遇得到随身空间后果断离职,这种抽象甲方我不伺候了!回乡承包荒山,开垦果园,穿梭于广阔大山间,采药、遛狗、钓鱼,闲时养几只灵气的宠物,和家人一起当个逍遥小闲农……
都市 连载 30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