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督导风暴
12月中旬,潇湘省委制度推进办公室正式挂牌。
办公室设在省委办公楼六楼中段,低调、冷清,没有配车,也不悬牌匾。可潇湘政坛上下,却知道这里新设的这间办公室,不是什么摆设。
因为——这是赵建国亲自点名设立的“制度推进中枢”。
更因为,这间办公室一挂牌,便下发了第一号通知:
“省委将派出联合督导组,对全省十二市开展制度推进专项督导,重点围绕干部轮岗执行、组织系统重构、制度执行情况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
通知语气平实,却句句带锋。
同时公布的,是一份三页纸的督导名单。
四支督导小组,分别由省委组织部、纪检委、政研室干部牵头,分赴岳西、江陵、衡阳与昌州四地。
——这四地,恰恰是前期推进缓慢、反馈“空转”的典型代表。
消息一出,各市官场震动。
这不是例行巡视,而是制度复制推进战的“政治巡查”。
江陵市,市委书记邓文辉正对着那张督导组名单发愣。
“居然是张国威带队?”他低声自语。
张国威,潇湘省纪委副书记,在省纪委系统内是出了名的“冷面问责人”,曾主导过两起地市组织系统塌方式腐败案调查。
现在他来,不是调查资金问题,也不是问贪污腐败,而是“督制度落实”。
这,才是真正让地方系统不安的信号。
——制度,不再是说说的文件,而是可以入市、进厅、问责、免职的政治工具。
“书记,组织部打电话,说要提供我们制度执行的全部原始记录。”
“要看数据?”
“不止,要看谁签的字、谁开的会、谁下的通知、谁负责落实。”
市委常委会里一片沉默。
原本还想“拖一拖”“等一等”的干部,这会儿全都闭了嘴。
有人想站队,有人想退出,但没人敢出声——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制度推进督导的本质,不是来问结果,而是查根子。
与此同时,岳西。
本地组织部部长赵英民刚被叫去省里“提醒谈话”回来,整个人像是老了五岁。
他原以为,只要不动声色地“程序拖延”,便能平稳渡过风头。
可当赵建国亲自签发的“点名通报”落在办公桌上时,他才明白,制度,是写在省委权力意志上的政治任务,不容回避。
—
省委办公厅发布第二号通报:
“昌州、岳西、江陵三地组织推进存在迟缓现象,省委已派出第一轮制度督导联合组开展现场评估。”
“对制度执行‘空转’、‘伪落实’等问题,将结合纪检系统处理,视情况进行组织调整。”
这份通报没有多少字,但措辞极为罕见。
——“伪落实”“组织调整”两个词同时出现,足以说明赵建国已不再留情。
制度推进办内部会议上,许宏志翻开汇报材料,指着几个市的制度反馈数据直言:
“从数据来看,这些地方都在敷衍。”
“干部轮岗比例做到了,但岗位只是调了称呼,人没动。”
“组织结构表上挂着改革标签,实际上同一岗位换个名继续用。”
“最可笑的是,江陵一个街道办居然把‘综合事务协调员’岗位改成‘机制联络员’,以此对上报表。”
“这是糊弄鬼呢?”
纪检副组长冷笑:“他们把制度当口号,没意识到现在不是李一凡主导,而是赵书记挂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