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城危
夭夭涟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尽管已然入夜,临照城下的厮杀此时却已然进入了白热化。
阿斯尔带来的两千名战士在挡下了北桑士兵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之后,终究还是寡不敌众,陆陆续续地倒下了很多。
陆晏也是在此之前刚刚才知道,这些人中,除了由西羌部落中挑选出的一千名勇士之外,还有一千人是沈若初调来的兵。
她还是动用了裕明帝赐给她的那块金蟒玉令。
在安京城中所有的人都在因陆廉意图叛乱的消息而未雨绸缪时,沈若初却想到了更远的北境战场。
她总觉得,这场战事的发起和陆廉叛乱之间不像是毫无关系的巧合。
倘若陆廉早有反意,便该想到若是陆晏在京,畿防营军将都在的情况下,他绝无可能成功。
那么,将陆晏和半数兵力调出,会不会也是他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再联想到发起战争的哈顿,正是此前与陆廉沆瀣一气的陆曼的夫君,沈若初便更不能不往深处去想了。
若真是如她所想,只怕北境那边的战局便要危险得多了。
但她却不敢声张。
毕竟这只是她自己的臆测,在没有任何证据之前揣测皇子与和亲公主里通外国挑起战乱,这是要抄家灭族的罪过。
况且,此时因为陆廉意图叛变的消息已然使得安京城中所有堪用的兵力紧张起来,她便是此刻将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只怕京中这一时也是顾此失彼远水难解近渴。
于是,沈若初想到了自己手中的那枚金蟒玉令。
当初裕明帝将这玉令赐给他时,只说过这玉令可调动一千人马,却没有规定可调兵力的归属和性质。
也即,凡大朔境内在编兵马皆可调动。
沈若初知道,若是从安京调去一千士兵,时间上来不及不说,这一千兵力相较野心勃勃的北桑大军而言只怕也是杯水车薪。
她想到了阿斯尔。
当初西羌蒙冤,阿斯尔对大朔朝廷心中有怨在所难免,沈若初也并不打算道德绑架于他,让他碍于与她的关系而对陆晏伸出援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