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扎马步的小豆子都穿着宽大的练功服,脸上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唐玉儿远远瞧着,乐道:“把你姐夫叫到宫里去教就行了,何苦要天天出宫来?”
唐宛宛摇摇头,也笑着说:“请进宫的两个伴读都是规规矩矩的性子,我瞧着都闷,兴许是他们入宫前被家中长辈指点过了,成日嘴里说的都是‘太子不能爬树’
‘太子不能下水’、‘太子不能这样跟下人说话’
‘太子不能给姑娘写信’……这不能那不能,馒头花卷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开心。”
“伴读换了好几回,总是不妥。陛下说我家的仨孩子好胜心强,跟一群同龄孩子在一起才学得快,就把他们放出宫来了。”
一说到三个孩子的教育,晏回总能有一兜子道理,唐宛宛寻思着自己不够聪明,遂言听计从,从来不多嘴的。
小皇子才刚会走路,小公主又只是来跟着凑热闹的,这两人刘彦都睁只眼闭只眼,只管认真教习小太子和刘家的几个男孩。
刘彦负着手远远瞧着,时不时出声指点两句,看见小太子使出吃奶的劲儿撑开了一把小木弓,他欣慰地点点头,笑着跟唐玉儿说:“瞧这五岁举弓的模样,倒是不曾堕天家威名。”
唐玉儿在他胳膊上扭了一把,压低声音训他:“这话也是你能说的,被侍卫听到了该如何是好?”
刘彦笑笑不作声,唐玉儿又小声咕哝:“对太子比对咱家儿子还严厉,你就不怕陛下不高兴?”
“怕什么?”刘彦不以为意,“这是陛下要我如此的,还说该打该罚都不要犹豫,我这已经十分收敛了。”
唐玉儿心中一动,暗道陛下此举怕是大有深意,毕竟相公身有旧伤,要论教小殿下们功夫,他哪有宫中侍卫教得好?陛下应该还有想让小太子和刘家亲近的一层深意藏在里头。
宛宛看不透,相公也不知道看透了没有,这么尽心尽力地教几年,孩子们就嬉嬉闹闹地长大了。
清晨薄雾清冷,朝阳从秋天稀稀拉拉的树叶缝隙中投下微凉的光,耳边儿女嬉闹的声音仿佛都被拉远了。
唐玉儿偏过头,目光锁在他身上。他比以前胖了些,面庞也不像以前那样棱角分明的了,下巴上蓄起了美髯,说是这样显得威严,却总是被她偷偷剃干净。
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了几十年之后,两人垂垂老矣,挽着手蹒跚前行的模样。
又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初遇那时候,那个不善言辞的青年和眼前这个人渐渐重叠到一起。
纵白驹过隙,人如故。
第112章
德妃番外(一)
“娘娘,给各位太妃的年礼都备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生娃是国之大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