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快读屋】地址:kuaiduwu.com

公子隆担心李牧狗急跳墙,做出非常举动,于是请鞠武在黄昏时分赶到大将军府与李牧商谈,以图暂时稳住李牧。

鞠武到了大将军府,还没有谈到主题,李牧就主动邀请他随其一起赴公子恒的夜宴。鞠武和公子恒不但相识,而且交情不错。这次他到代北来,本有意拜访,但因为此行机密,事关重大,公子恒又远离朝堂不再过问政事,贸然拜访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谁知李牧却主动相邀,显然是想利用公子恒的影响力来打破谈判的僵局。

鞠武也不推辞,顺水推舟,跟着李牧到了三过坊的塞笳里。公子恒迎出府外,宾主把手言欢,美酒佳肴,清歌妙舞,笑声满堂,直到深夜才散。自始至终,三个人都没有提到谈判的事。深夜宴散,公子恒送鞠武出来,相约明日到馆驿拜访公子隆。

鞠武知道李牧要逼一逼公子隆,期间请出公子恒来从中斡旋,也不失为一个缓冲双方矛盾的好办法,同时也可以让一帮老头子聚一聚。虽然大家各为其国,但彼此在国事上来往甚多,说起来也认识几十年了,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回到千叶园,鞠武向公子隆禀报了一下。公子隆听说李牧请出公子恒出面斡旋,心里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估计李牧在公子恒没有完成斡旋之前不会出手,这样他又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时间。

鞠武匆忙返回西园。他就住在西园,做为使团副使,又是朝堂重臣,独占一所庭院无可厚非,但这里护卫非常森严,甚至过了相国公子隆的护卫规格,这未免就有些夸张了。使团成员大都认为西园藏有重金,却不知太子姬丹就一直藏匿在他们的身边。

太子去秦为质任,这在蓟城是天大的机密,而太子经代北赶赴关中,更是机密中的机密。知道太子赴秦的大臣得到的消息是太子由海路到齐国,再辗转至咸阳,而且已经出了,但这一路人马中的太子是假的,真太子这时已变成鞠武的从吏,跟随公子隆的议和使团到了代北。

鞠武走进太子丹的屋中,现张良已经到了,不过一身紧身黑短衣,脖子上还套着一块蒙面的黑巾,显然是夜行潜伏而来。张良也是一位剑术高手,年轻时就协助其父掌控韩国铁卫秘兵,行事神秘,手中实力更是不容小觑。

张良与太子丹正在秉烛而谈。太子丹三十多岁,身高体阔,相貌英俊,剑眉星目,鼻正唇薄,半尺长的黑色短须修理得整整齐齐,不过脸色较差,看上去心事重重,憔悴不堪,一双眼睛里更是充满了担忧和悲愤。

张良已经来了一段时间,两人谈论的话题并不是如何刺杀公子隆,而是太子丹何去何从,是逃回燕国还是到秦国做人质。

太子丹身份特殊,张良的身份更特殊,虽然两人少年时就相识,交情不错,但太子丹绝不会向张良透漏刺杀公子隆的意思,而张良更不会告诉他自己打算联手李牧杀了公子隆。刺杀公子隆的后果难以预料,事情未必会按照人们想像的那样展,谁也不能承担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这件事对于两人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谁也不会从嘴里漏出半个字。

太子丹从蓟城出之前,秘密约见了张良一次,说自己将取道代北去咸阳。至于张良怎么理解,那是张良的事。张良此行的目的是合纵山东诸国抗秦,是促成燕赵结盟,是帮助赵国,赵国保住了,韩国就还有苟延残喘的时间,从这个目标出,张良需要太子丹在燕国主政,而不是极力主张联秦攻赵的国相公子隆。

今天深夜张良秘密潜伏到西园拜会太子丹,极力劝说太子丹返回燕国。太子丹一听就明白了,张良已经准备刺杀公子隆,但刺杀公子隆只是此件大事的开始,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自己必须回到蓟城,把公子隆的势力一扫而清,然而与秦国决裂,与赵国结盟,必要时派兵南下救援赵国。这件事的最终完美结局是自己登基称王,也就是说,自己要用非常手段夺取父王的权柄。

太子丹的实力可以让他走得这么远吗?如果自问实力不够,那即使杀死了公子隆,太子丹也控制不了朝政,决定不了国策,更不要说登基称王了。

张良毕竟是韩国贵公子,他做不到这一步,他也不可能去做,如果张良介入太深,将来不但害了太子丹,害了韩国,也害了张氏家族。

鞠武进屋之后坐在一边听了几句,便大致知道两人谈话的内容。张良考虑得非常深远,如果太子丹没有一个全盘的筹划,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么刺杀公子隆只会给李牧赢得短暂的时间,但接下来一切还是还原到起点,对整个大局没有任何推动作用。

太子丹沉默不语,脸上的表情非常难看。

张良苦笑。他知道太子在一个王国中的地位虽然极度尊崇,但距离权力中心却遥不可及。太子不能有太大权力,也不能有太大实力,否则会严重威胁到国祚的稳定,这是常识,所以各国太子的日子都不好过,用诚惶诚恐、寝食不安来形容毫不为过。既然太子丹的实力无法支撑他走得更远,那么只有徐图良策,不过,这个策略张良不能说,以他的身份说出来,反而会引起太子丹的怀疑,适得其反。

“太傅的意思呢?”张良看到太子丹一言不,只好主动问鞠武。

鞠武心知肚明,但他也不敢说,只能旁敲侧击,逼着太子丹自己做出决定。

“直接返回燕国,一则可能会引起大王的愤怒,怀疑太子在代北做了不法之事;二则假若李牧败了,邯郸失守,那么太子没有及时赶到咸阳为质就会成为秦国乘势攻击燕国的最佳借口,如此太子就成了燕国的罪人;三则在秦赵没有决出胜负之前,如果秦国再次催逼,大王还是要将太子送到咸阳;四则……”

“不要说了。”太子丹剑眉紧皱,用力一摆手,咬牙切齿地说道,“我绝不去秦为质。”

燕国太子到秦国做人质,其命运基本上一目了然,这辈子算完了。

国与国结盟,互以王子为质任,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做为质任的王子,命运各有不同,有的一帆风顺回国成为君主,有的因为联盟破裂丢了性命,有的被王国抛弃忧郁而终,有的则设法逃归但结果未必如人所愿。

如今西秦独大,山东诸国势弱,实力上的不平等导致结盟条件也生了改变,质任变成了强者对弱者的欺凌,变成了单方面的胁迫。西秦强悍,要求自己的盟友以太子为质任,这个条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就大了。

储君为质任,对盟国的尊严是个打击,君臣子民为此颜面扫地,举国上下都活在屈辱之中,这种屈辱要么让人奋图强,要么让人颓废恐惧,但这年代利字当先,为一己之私利置国祚于不顾的人太多太多,结果不言而喻,王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落。储君为质任,对盟国的国政同样也会造成重大影响。储君为质,虽然是为了王国利益,但其本身有了污点,又长期不在国内,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来即使上位,威信也很低,难以驾驭臣民,所以国内王孙权贵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夺取储君位置的最好机会,由此必将造成朝堂不稳,政局动荡。

赵国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孝成王驾崩,秦国扣留质任太子,赵国随即把赵偃推上王位,其后国相廉颇被逼走,邯郸局势随即动荡不安,秦赵两国乘机动攻击,致使由孝成王和廉颇君臣联手打造的大好局面瞬间毁于一旦。短短数年之后,邯郸就岌岌可危,赵国国祚更是倾覆在即了。

如今燕国也走上了同样的路。太子丹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燕国,都不愿意答应这一屈辱的条件,更不愿意到秦国为人质,但他仅仅是个太子,是个储君,他目前的实力不但无法与大王抗衡,就连相国公子隆都远远不及,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做为储君,理所当然要为大王分忧,要为王国承担责任,有什么理由拒绝做质任?

张良和鞠武相视苦笑。

太子丹不愿到秦国为质,又不能马上返回燕国,那怎么办?当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李牧抓住,做赵国的人质。

太子丹做赵国人质,可以暂时给李牧赢得决战的时间,一旦李牧在河北大战中胜出了,天下局势随即改变。燕国考虑到形势的展,再加上有太子丹从中斡旋,两国必定可以结盟。燕赵结盟,局势再变,秦军再想攻打邯郸难度就很大了。太子丹因此建功,又有赵人的鼎力支持,昔日的对手公子隆又不在了,那么他在燕国的实力自然会水涨船高,完全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国策。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李牧必须在河北战场上击败秦军,否则邯郸失守,赵国灭亡,天下大局不可收拾,今天所作的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过,退一步说,假若李牧败了,太子丹因为被赵人所擒而未能到秦国为质,那么秦国也就没有了指责燕国的借口,短期内秦国也不会与燕国反目成仇,如此太子丹接下来是返回燕国还是继续到秦国为质,就是两国可以商榷的事了。

仔细权衡,太子丹暂时到赵国避难,主动做一次赵国的“人质”,绝对是利大于弊。

太子丹委决难断。他倒不是不愿意主动到赵国避难,其实到了赵国,他的安全反而得到了保障,赵国为了与燕国议和结盟,肯定会把他像神仙一样的供着,但问题是,李牧打败了怎么办?赵国灭亡了怎么办?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燕国,为此他必须让赵国赢得河北决战的胜利。

其实,太子丹非常理解自己的父王,他并不是不愿到秦国为质,而是即使他做了秦国的人质,也化解不了燕国面临的深重危机。

储君到咸阳做人质的后果大家都清楚,西秦摆明了就是居心叵测、狼子野心,但这世上就是有不可理喻的人,就是有让人感觉荒诞到了极致的事,为什么?没办法,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燕王喜和相国公子隆根本不是糊涂,而是没办法化解燕国面临的危机。

一个王国若想生存,先要强大,要有实力。

早在燕昭王时代,燕国就有一次振兴的机会,乐毅联合五国大军攻打齐国,半年内连下七十余城,齐国最后仅剩聊城、莒城和即墨三座城池。如果一切顺利的情况下,燕国将在东方雄起。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燕昭王死了,太子乐资即位,就是燕惠王。燕惠王做太子的时候和乐毅有仇隙,对乐毅用而不信。齐国田单乘机实施离间计。燕惠王随即以骑劫代替乐毅。乐毅不敢回去,回去必死无疑,所以他跑到赵国避难去了。田单随即以火牛阵破杀齐军,尽数收复国土。

这是四十五年前的事(公元前278年)。二十七年前(公元前第二个难得的展机遇,那就是秦赵的长平大战。这一战赵国大败,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赵国一蹶不振。

随后邯郸大战爆,秦军先后投入六十五万大军攻城,但赵人有着顽强的意志,军民齐心协力,竟然在平原君、廉颇等人的指挥下,守住了邯郸。

邯郸大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秦军连续打了两年(公元前258年到公元前257年),名将王陵和王龁(he)先后为主帅。大战的第二年,在平原君赵胜和纵横家鲁仲连的努力下,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无忌率领十八万援军赶到邯郸。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生在这一年。

几乎与此同时,秦军统帅白起再一次拒绝赶赴邯郸战场指挥作战,昭襄王出离愤怒,两位白老人反目成仇,几十年的深厚友谊就此终结。昭襄王杀死了白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首席医官

首席医官

银河九天
挽救你的生命,即挽救你的政治生命。玄医曾毅的传奇
其他 连载 595万字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冬眠中的驴
一朝穿成古代的农家子,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一个学渣只能踏上了漫漫科举路。此生不求荣华富贵、厚禄高官,只愿平平淡淡护家人一世平安。
其他 连载 418万字
他的软心糖

他的软心糖

灵姝
【霸道甜品控x软萌小糖果】家中突遭变故,楚恬被妈妈送到阿姨家暂住。新学校、新生活,她都适应得很好。可唯独适应不了的就是阿姨的儿子。那个常常把她当成糖果啃的阔少爷……秦瘾,城东小霸王,性格乖张顽劣,一生只为甜食栽倒。都见过他欺负人时的坏,没见过他哄人笑时的柔。直到有天放学后,被人撞见他把那新来的抱在怀里柔声哄,吓得人眼镜都掉了。—传说挺正经—多年后,一场凯旋宴会前,一身军装、戎马归来的男人和战友一齐
其他 连载 24万字
重开吧!蜘蛛侠!

重开吧!蜘蛛侠!

会魔法的猫咪
一代蜘蛛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二代蜘蛛侠:“英雄总是孤独的。”三代蜘蛛侠:“家父钢铁侠!”某宇宙蜘蛛侠:“这局又崩了,重开!重开!”夏洛穿越漫威多元宇宙,幸运的成为了该宇宙的蜘蛛侠。但他也有诸多不幸。他没有一代蜘蛛侠逼停列车的超级力量。也没有二代蜘蛛侠堪比电光的反应速度。更没有三代蜘蛛侠的黑科技纳米战衣。各项属性都远低于其他宇宙的蜘蛛侠,可这个世界的各路反派却强到离谱。打不过,根本打不过!好
其他 连载 54万字
七零岁月[古穿今]

七零岁月[古穿今]

稀饭饽饽
程晓艾是柳林县县令的独女,出嫁这一天在花轿中迷迷糊糊睡着了再一睁眼,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了……他们说,这里是70年代!阅读指南本文架空,勿考据~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穿越时空种田文年代文主角程晓艾┃配角知青们,赵家村村民们
其他 连载 67万字
重生七零末

重生七零末

糖兜
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周身全是极品,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想扑倒他,占有他,蹂躏他,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
其他 连载 1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