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心对无意。

辽阳城的守军自然一败涂地。

舒尔哈齐被扣上了谋逆的大帽子,努尔哈赤没有给自己这个忠心耿耿的弟弟辩解的机会,他果断的下令砍掉了舒尔哈齐的头颅,并且将舒尔哈齐所谓的党羽一网打尽。至于那些人是舒尔哈齐的党羽,努尔哈赤心里早有了一个谱。那天努尔哈赤决心惩处阿敏的时候,舒尔哈齐都是联合了哪些女真贵族向他施压,而这些女真贵族在努尔哈赤眼里便都成了舒尔哈齐的党羽。既然是逆贼的党羽,那便没什么好商量的。家中成年男丁一律斩首,女眷充作奴籍,至于那些高不过马车轮的男丁则被努尔哈赤赦免。这是女真部落的惯例,他们始终遵循着先祖留给他们的习惯法——孩子才是部族的未来,假如把孩子给杀绝了,部族还有什么出路可言。这种习惯法大概出自女真这个渔猎民族过往的生活经离,他们这个部族最厌恶涸泽而渔,即便是捕鱼也只吃那些肥大的,不足半尺的鱼,即便是网罗住了,日后还是要放归河流中去的。

心中没有敬畏的人,走不长远。

努尔哈赤虽然叱咤风云,但他心中一样有所敬畏。

祖宗,便是努尔哈赤的信仰、禁忌跟归宿。

他敬畏祖宗,便不得不遵循祖宗之法。

即便他很乐意斩草除根。

努尔哈赤一并拿下了阿敏,心中筹划着自己斩草除根的大计。可舒尔哈齐的几个儿子并没有参与到舒尔哈齐的“谋反”,因为当时阿敏等人都在他的远征军中,跟舒尔哈齐没有任何牵连。这倒让努尔哈赤有些头疼。

另外阿敏战功赫赫,若是无缘无故杀了阿敏,岂不令部下们寒心?

一时间努尔哈赤有些投鼠忌器了。

他始终下不定决心,便召见了三个人共同商议此事,一人名叫何和礼,乃努尔哈赤所有臣子中最受他器重的人,何和礼也是女真诸部落中较为强大的一支董鄂部的首领,他的年纪跟努尔哈赤相仿,两个人似君臣更似知己。

第二个人便是此次平叛最大的功臣,也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后金国的大贝勒岱善。

至于最后一人则是皇太极。

这对父子的关系有些奇怪,努尔哈赤欣赏皇太极的权谋,却也时刻提防着皇太极的野心。

见到三人之后,努尔哈赤单刀直入,开口道:“逆贼舒尔哈齐虽然已经伏法,可他根基深厚,在中外不知道有多少党羽。特别是正蓝旗!正蓝旗想来由舒尔哈齐一脉的人指掌,舒尔哈齐的谋逆,难保没有他们的支持。”

努尔哈赤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何和礼、岱善、皇太极三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自然明白天命汗这是要那阿敏下手了。

岱善忙道:“父汗,阿敏、济尔哈朗两人乃是正蓝旗的旗主,他们可都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若非有此二子鼎力支持,舒尔哈齐哪儿来的胆子,胆敢背叛父汗?所以孩儿认为应该将阿敏、济尔哈朗两人处斩,永绝后患。”

努尔哈赤点了点头,颇为赞许的瞧了岱善一眼。

皇太极上前一步,提出不同意见,道:“孩儿认为不妥,舒尔哈齐背叛父汗虽然证据确凿,却也引得许许多多的将领、贵族心生疑虑,因为父汗并没有公开审判舒尔哈齐。另外,清洗舒尔哈齐在辽阳城内的党羽的时候,已经砍杀了太多部落贵族,此时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若是父汗这时候把阿敏跟济尔哈朗也给砍了,岂非是把这股惶恐之火引燃向军队中去?到时候八旗将士人人自危,惶恐被父汗当作乱党惩处,则军心士气一朝尽丧,我大金国危矣。”

努尔哈赤叹了口气,这也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否则也就不需要三人赶来帮他拿个主意了。努尔哈赤欣慰的朝皇太极点了点头道:“本汗记得在塞北的时候,阿敏还找过你麻烦,没想到事到临头,你非但不公报私仇,还处处袒护他,想来阿敏若是知道,一定会非常感激你。”

皇太极面色微变,连忙说道:“孩儿只是一心为父汗着想,一心替大金国着想,绝不敢有半点儿私心。”

努尔哈赤自然不会相信皇太极的鬼话,他拍了拍自己的膝盖,站起身来,眉头紧锁,说道:“皇太极是对的,我大金国之所以能有今日,正是我八旗骁勇拼死搏杀,在战场上赢回来的!是以我大金国最重军攻,阿敏跟济尔哈朗都有军功傍身,没有确凿的证据,本汗的确不好收拾他们。”顿了顿,努尔哈赤忧心忡忡的说道:“可是今天本汗杀了他们的父亲,难保他们日后不着本汗的麻烦,即便他们不敢忤逆本汗,可难保他们不会对本汗的后世子孙动手,怎么才能让他们俯首帖耳呢?”

何和礼笑道:“我想大汗是多虑了。阿敏再骁勇善战,也不过是一介匹夫,更何况他手里只有区区一个正蓝旗,那才多少人口,多少军士?至于济尔哈朗,他年纪还轻,根基尚浅,那里有容的他造次?”

顿了顿,何和礼又道:“大汗,我敢断言,只要大汗放过阿敏兄弟二人,并且对他们兄弟恩宠优渥,此二人非但不会反叛,反而还会争先恐后地替大汗卖命,以求寻得庇护。”

被何和礼这么一提点,努尔哈赤恍然大悟,是啊,想必此刻阿敏兄弟两个一定怕的要死,假如自己此时赦免他们,他们必然感恩戴德,另外即便他们对自己再不满意,也必须更加卖力的替自己效力,用最大的忠诚与军功来堵大家的嘴,摆脱掉可能沾染上的逆贼的污名。

总之,只有更加卖命,他们兄弟才能活命,否则根本不需要努尔哈赤动手,那些阿敏的政敌、仇人就会将失势的阿敏兄弟生吞活剥!

努尔哈赤朝何和礼指指点点,微笑不语。

何和礼摇头晃脑,也显得颇为得意,一副山人妙计的模样。

“岱善,你亲自前往大牢,将阿敏、济尔哈朗放出来。”努尔哈赤吩咐道。

闻言,岱善大喜过望,而皇太极则如丧考批。

出了王帐以后,皇太极握紧拳头,目光怨毒的等着岱善欢天喜地的背影。

“明明岱善的主张是错误的,明明我的主张才是正确无误的!可父汗好生偏心,竟然将这个天大的人情白白送给了岱善!”皇太极在心里嘶吼道。

忽然,皇太极感到有人在打量自己,他慌忙转过身,见到何和礼正朝自己微笑不语。皇太极连忙恭敬的走过去热心攀谈,何和礼年纪大了,耳根子软,也乐得被皇太极吹吹捧捧。

“别恨你父亲,坐在汗位上,他就不再是一位父亲,而是一位君王。君王看待问题的方式,跟父亲完全不同。父亲慈爱自己的孩子,君王则警惕自己的王子,因为新汗王继位的欢呼声总是伴随着老汗王薨世的哀乐。”

“君王筛选自己的继承人,既要他贤能,又要他忠诚。贤能的继承人足可保障祖宗的基业不会毁损,忠诚的继承人又能保证君王在垂垂老矣之后不会遭到致命的背叛,你懂你父亲的苦衷了吗?”

何和礼双眸如星,这一刻,他好似一个智者,看穿了一切虚妄。

皇太极被猜中了心思,惊惧极了。

见状,何和礼知道皇太极没有把自己的话听进心里去,只能摇头叹息。

皇太极失魂落魄的回到自己的府邸,并接见了范文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快读屋【kuai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燕雀MKII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连载 34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2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柯基丶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历史 连载 2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