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虹吸效应
《重生:从小科员直达巅峰》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
湖城最大的优势是丰富的教育、医疗以及公共服务资源,而相比之下,周边的地市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论是出于何种考虑,在湖城生活都好过在周边地级市生活,于是大量人口涌入湖城。
湖城虽然因此获得发展,但是周边地市的情况基本都是半死不活,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地级市,就连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江东和陵城,也只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一下,对外的影响力极其有限。
其实作为省政府领导,曹力军也很为难。
集中全省之力发展湖城,对其他城市而言等同吸血。可不发展湖城,整个南省在全国都没有一个能进入一二线行列的城市,在全国的影响力都会下降。
张政禹提出了一个设想,叫都市圈。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理论,早在96年,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这个理论,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城镇化程度实在是太低了。
别说是都市圈了,就是都市也没几个,城市面积和建成区也远远比不上现在。而现在,国家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都市圈在实践上的意义也大大提升。
张政禹用通俗的说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咱们省其实就像个大的科室。湖城是科长,陵城、江东是副科长。彼此分工不同,地位不同,但是科室工作想干得好,就要发挥领导作用,每个科长副科长要带着科员一起发展,形成抱团。”
“但是咱们省现在内部看来,其实还是没有统一的发展方向。就比如吧,拿湖城来说,如果能建设湖城都市圈,由相邻的乐州市承担教育、轻工业职能,由咸武市承担人口疏解职能,再通过公共交通建设,大幅缩短其与湖城的空间距离,这样一来,湖城的城市功能得到了疏解,相邻地市也得到了发展,是一举两得的事。”
曹力军当然明白张政禹说的意思,城市与城市之间,其实就像一个城市中区与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放大化的关系。但是这个提法实在是太超前了,没有相关的先例可循。
张政禹当然知道自己这个提法超前,但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让南省在都市发展的竞争中杀出重围。
曹力军表现出对都市圈理论极大的兴趣,表示找专家研究一下,从长计议。因为科学规划一个都市圈实在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过细致严谨的规划讨论,否则容易陷入片面盲目的误区。
张政禹也没指望一次汇报就能改变曹力军的看法,自己只是想让他有这方面概念,真正想要把设想变成现实,还是要看实效。
但经过这次汇报,省领导对区域协作的认识还是加深了不少。并且同意印发区域协作实施办法,由各地市参照实施。
张政禹也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原则上每个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府每年至少要到其他地市或县市区考察2-4次,进行产业方面的洽谈。只要能谈下来的项目,市政府全力予以支持。
区域协作工作推进以来,其实最受益的还是各地群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顽主宋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