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纹本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诸葛乔微微敛容:“潘濬的确有大才,这是不可否认的。然,用人之道,不是谁有才,就得用谁。”

“荆州局势复杂,内忧不少。潘濬身为荆州治中,不去思考如何解决内忧,却孤傲自矜坐视不理,更是唆使潘翥挑拨是非。”

“内患不除,君侯又如何能安心征战在外?只是潘濬在荆州名望不小,又素有政绩,左将军即便知道潘濬跟众人不和,也难以施为。”

“家父以我为棋,令我入局荆州,便是要借我之手来解决荆州的内忧。”

“如今有了联名信,左将军和家父定会对荆州的人事安排善加考虑。”

诸葛乔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荆州目前的内忧,就是关羽、糜芳和潘濬三股势力相互牵制,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肯向谁低头。

若无战事还能维持荆州的稳定,若是出现了战事,必然会令彼此的矛盾冲突加剧,甚至于互相推诿,让事态变得不可收拾。

而解决了潘濬,这个矛盾就会出现质的变化。

即便糜芳和关羽不能拧成一股绳,但抬水喝总比没水喝的强。

糜竺听了诸葛乔的回答,微微蹙眉静思。

显然,糜竺也在思考诸葛乔的方案是否真的可行。

良久。

糜竺眉头舒展:“若只有联名信,未必能达成阿乔想要的效果;我以为,阿乔还得再给军师去信。既然要动荆州的人事,阿乔也得提出些人事建言。”

潘濬是荆州治中,能在这个位置待几年的潘濬,也不是轻易能调走的。

荆州治中职责重大,调走潘濬就得委任一個跟潘濬的能力和名望相差无几的贤才。

诸葛乔略微沉思,遂又看向糜竺:“糜将军久随左将军,对荆州和西川的贤才颇为熟悉,不知可有替代潘濬的人选?”

替代潘濬的人选,诸葛乔内心其实也有考虑的,但这些人选,诸葛乔是不能先提出来的。

原因也很简单。

诸葛乔在西川待的时间也不长,对刘备麾下的贤士大部分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又如何建言举荐?

就拿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来说,诸葛乔跟马良都只是点头之交。

总不能给诸葛亮去信来一句“我听说某某某有大才,请将某某某派来荆州助我”,若真这样说,诸葛亮都得怀疑信的真假了。

可有糜竺的举荐,那就不同了!

糜竺沉吟道:“我有四个人选,零陵人蒋琬,襄阳人向朗,襄阳人马良,南阳人陈震。”

“蒋琬曾为广都县长,曾因不理政务日夜宿醉而被主公责罚,军师谏道‘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向朗曾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政民事,主公入主益州后,以向朗为巴郡太守,又改为牂牁太守,但年初又被调回了成都。”

“马良曾为荆州从事,颇有才名,如今又被征召为左将军掾,为人忠贞良实。因为眉中有白毛,乡里人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陈震曾在袁绍麾下,后随主公入荆州担任从事,入益州后又转为蜀郡北部都尉,虽然年龄偏老,但为人忠惇笃粹,又善于调和矛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15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历史 连载 503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