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丈几寸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卯时初刻,黑夜尚笼罩着整个石门,这本该是万物具息的时候,但燕军布防的各处要塞,却十分活跃,大军紧张的调动着。

李邽手下州兵逐渐撤出防守,而慕容德带来的精兵,也慢慢的补充替代,加固着各处布防。

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井然有序,犹如千年的古井,忽经微风拂过,不起半点波澜。

在石门外驻扎的袁真,虽然时刻派人盯着燕军,但是对这一切,却还是不知情,他还一厢情愿的以为,明日只需率军再猛攻几次,便可将石门的残军击破。

所以,这一夜,他让手下将士好好的睡上了一觉,养足精神,只为天亮之后一战定输赢。

袁真的想法自然不错,三路大军围攻石门,也是毫无破绽,但唯一不同的便是现在把守石门的燕军,不再是历经数战,已然不堪再战的李邽部将,而是新来的慕容德。

黎明破晓,两军帐内,都燃起了阵阵炊烟,为即将开始的激战,奏响了开头。

约半个时辰之后,进攻的号角吹响,晋军的攻势展开,一股一股的晋军像发了疯一样,朝燕军把守的要塞冲来。

激烈的交战,冷血的兵器,喷涌的热血,互相交融,也不知是热血暖了冷铁,还是冷铁寒了人心,两军将士不断的倒下,热血凝固,利兵废弃。

残酷的交战,使得每个士兵都变得疯狂起来,而晋军尤甚。

他们为了能攻下石门,已经付出了太多,而得到的却显得那么的不值得,这如何能使他们不疯狂。

但是战场之上,真正要胜敌,需要的不仅仅是不畏一死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出色的谋略,料敌于先的智慧,显然,在后面这一层上袁真败了,他对燕军的估计,还停留在昨日,对于慕容德,他根本没有料到,而慕容德却对他知之甚详。

所以,结果很明显,袁真的数度强攻都失败了,石门还在慕容德的掌握之下,而晋军已然损失惨重,要想再度强攻,已是没有可能了。

在袁真看来,石门已是难以攻破了,这粮运又成了问题。

现在,袁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是继续耗费军力,强攻石门,打通桓温预订的运粮通道,还是放弃从睢水运粮,改从他途。

对此,袁真自然不敢自作决定,于是他再一次派出传令兵,前往枋头,去询问桓温的意见。

信使派出之后,袁真便下令收缩大军,呈防守态势,在石门与燕军对峙。

几日之后,袁真派出的传信士兵来到枋头,见到桓温,将一切实情,禀告给桓温得知。

桓温知道袁真石门之战不利,难以使粮运畅通,不禁大怒,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嘱咐来人,命袁真务必再试,他也会派军前去协助袁真攻石门。

待那士兵离去之后,桓温的心中的想法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现在他有三个选择。

一是冒险一试,与慕容垂决战,胜则成功,不胜则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不失为英雄。

二是继续等待袁真攻破石门,只要攻下石门,他便有机会坐取全胜,成万古之业,这自然是他最想要的。

而三也是最坏的一种打算,那便是在形势不利之时,率军撤退,虽然伐燕无功,但亦能保全大军,能够像以往一样,控厄朝堂。只不过他一心所想的大业,便从此遥不可期了。

桓温心里知道,近来大军频繁失利,形势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利,他能选的,恐怕就只有第一和第三了。

若是桓温现在年纪是当年伐蜀之时那样的壮年,他也许会倾向于第一种,但是他现在偏偏又是临近甲子之年,虽有野心,却少热血,冒险之事,对于他来说,也许只剩下了幼稚可笑,毫无可取之处。

只是现在未到最后一刻,桓温仍然下不了决心。

而另一面,邓羌和苟池两人率两万大军,从洛阳直奔颖川,想要直袭桓温之后,现在离颖川已不过两日的路程。

邓羌对苟池道:“近闻慕容垂已连破桓温几次,看来桓温多半已难持久,咱们是不是加快行程,不然到时燕人说我有救援之名,而无救援之实!”

苟池笑道:“邓将军说得有理,这一路来,咱们已将沿途燕军布防,探得一清二楚,已能够向陛下交差了,现在若是再缓行而前,恐怕连汤都喝不到了。”

于是秦军加紧进军,直奔颖川。

又是数日过去,邓羌等人已过了颖川,正在前往谯郡的路上。

这时,苻坚派往邺城的散骑侍郎姜抚已经到了邺城,觐见了慕容暐,将邓羌和苟池已率军入境的消息告知了他。

事过不久,晋军布置在邺城的密探,便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枋头的桓温耳中。

听闻秦军将至,桓温那本已有些烦躁的心更是无比着急了,他必须马上作出决断,然而袁真却还没有消息传来,现在他已只有两条路可走。

进或退。

最终桓温做了一个他不得不做的决断,撤军。

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决定,至少对桓温来说,这是极为痛苦的。

桓温在帐中思量数番之后,终于下令命人将营中诸将召入帐中。

众将陆陆续续的进入帐中,看着坐在正中的桓温神情严肃,脸色带着些许的忧愁,都猜出今日之事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众人礼见之后,便分列两旁,桓温扫视了一遍众人,似乎在检查是不是所有人都来齐了。

终于,桓温的目光收回,良久,才开口道:“今日将诸位请来,乃是有一件要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桓温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力,但他的话,在众将心中,还是不可违逆的。

众将道:“大司马请讲。”

桓温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近来我军已燕军交战,多为不利,死伤甚众,而今日,我又接到消息,秦人又派军来救燕国,不日便将赶到,如今我军粮草渐少,粮运又难通,为防我军陷入包围,我意即日撤军,诸位以为如何?”

撤军?几乎每个人都不相信这句话会是从桓温嘴里说出来的,但他们的耳朵、眼睛并没有骗他们,这话的的确确就是桓温亲口说的。

谁也没有想到,起时气势汹汹,败时却如此草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皇长孙的团宠日常》《阵问长生》【泡书吧】【柠檬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寐姝色》《被首座抛弃之后》《晋末长剑》《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谁让他修仙的!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小鱼的命运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历史 连载 53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拉丁海十三郎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历史 连载 775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