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丈几寸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卯时初刻,黑夜尚笼罩着整个石门,这本该是万物具息的时候,但燕军布防的各处要塞,却十分活跃,大军紧张的调动着。
李邽手下州兵逐渐撤出防守,而慕容德带来的精兵,也慢慢的补充替代,加固着各处布防。
这一切,都进行的十分井然有序,犹如千年的古井,忽经微风拂过,不起半点波澜。
在石门外驻扎的袁真,虽然时刻派人盯着燕军,但是对这一切,却还是不知情,他还一厢情愿的以为,明日只需率军再猛攻几次,便可将石门的残军击破。
所以,这一夜,他让手下将士好好的睡上了一觉,养足精神,只为天亮之后一战定输赢。
袁真的想法自然不错,三路大军围攻石门,也是毫无破绽,但唯一不同的便是现在把守石门的燕军,不再是历经数战,已然不堪再战的李邽部将,而是新来的慕容德。
黎明破晓,两军帐内,都燃起了阵阵炊烟,为即将开始的激战,奏响了开头。
约半个时辰之后,进攻的号角吹响,晋军的攻势展开,一股一股的晋军像发了疯一样,朝燕军把守的要塞冲来。
激烈的交战,冷血的兵器,喷涌的热血,互相交融,也不知是热血暖了冷铁,还是冷铁寒了人心,两军将士不断的倒下,热血凝固,利兵废弃。
残酷的交战,使得每个士兵都变得疯狂起来,而晋军尤甚。
他们为了能攻下石门,已经付出了太多,而得到的却显得那么的不值得,这如何能使他们不疯狂。
但是战场之上,真正要胜敌,需要的不仅仅是不畏一死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出色的谋略,料敌于先的智慧,显然,在后面这一层上袁真败了,他对燕军的估计,还停留在昨日,对于慕容德,他根本没有料到,而慕容德却对他知之甚详。
所以,结果很明显,袁真的数度强攻都失败了,石门还在慕容德的掌握之下,而晋军已然损失惨重,要想再度强攻,已是没有可能了。
在袁真看来,石门已是难以攻破了,这粮运又成了问题。
现在,袁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是继续耗费军力,强攻石门,打通桓温预订的运粮通道,还是放弃从睢水运粮,改从他途。
对此,袁真自然不敢自作决定,于是他再一次派出传令兵,前往枋头,去询问桓温的意见。
信使派出之后,袁真便下令收缩大军,呈防守态势,在石门与燕军对峙。
几日之后,袁真派出的传信士兵来到枋头,见到桓温,将一切实情,禀告给桓温得知。
桓温知道袁真石门之战不利,难以使粮运畅通,不禁大怒,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嘱咐来人,命袁真务必再试,他也会派军前去协助袁真攻石门。
待那士兵离去之后,桓温的心中的想法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现在他有三个选择。
一是冒险一试,与慕容垂决战,胜则成功,不胜则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不失为英雄。
二是继续等待袁真攻破石门,只要攻下石门,他便有机会坐取全胜,成万古之业,这自然是他最想要的。
而三也是最坏的一种打算,那便是在形势不利之时,率军撤退,虽然伐燕无功,但亦能保全大军,能够像以往一样,控厄朝堂。只不过他一心所想的大业,便从此遥不可期了。
桓温心里知道,近来大军频繁失利,形势对自己也越来越不利,他能选的,恐怕就只有第一和第三了。
若是桓温现在年纪是当年伐蜀之时那样的壮年,他也许会倾向于第一种,但是他现在偏偏又是临近甲子之年,虽有野心,却少热血,冒险之事,对于他来说,也许只剩下了幼稚可笑,毫无可取之处。
只是现在未到最后一刻,桓温仍然下不了决心。
而另一面,邓羌和苟池两人率两万大军,从洛阳直奔颖川,想要直袭桓温之后,现在离颖川已不过两日的路程。
邓羌对苟池道:“近闻慕容垂已连破桓温几次,看来桓温多半已难持久,咱们是不是加快行程,不然到时燕人说我有救援之名,而无救援之实!”
苟池笑道:“邓将军说得有理,这一路来,咱们已将沿途燕军布防,探得一清二楚,已能够向陛下交差了,现在若是再缓行而前,恐怕连汤都喝不到了。”
于是秦军加紧进军,直奔颖川。
又是数日过去,邓羌等人已过了颖川,正在前往谯郡的路上。
这时,苻坚派往邺城的散骑侍郎姜抚已经到了邺城,觐见了慕容暐,将邓羌和苟池已率军入境的消息告知了他。
事过不久,晋军布置在邺城的密探,便将这个消息传到了枋头的桓温耳中。
听闻秦军将至,桓温那本已有些烦躁的心更是无比着急了,他必须马上作出决断,然而袁真却还没有消息传来,现在他已只有两条路可走。
进或退。
最终桓温做了一个他不得不做的决断,撤军。
这是一个十分痛苦的决定,至少对桓温来说,这是极为痛苦的。
桓温在帐中思量数番之后,终于下令命人将营中诸将召入帐中。
众将陆陆续续的进入帐中,看着坐在正中的桓温神情严肃,脸色带着些许的忧愁,都猜出今日之事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众人礼见之后,便分列两旁,桓温扫视了一遍众人,似乎在检查是不是所有人都来齐了。
终于,桓温的目光收回,良久,才开口道:“今日将诸位请来,乃是有一件要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桓温的语气显得有些无力,但他的话,在众将心中,还是不可违逆的。
众将道:“大司马请讲。”
桓温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近来我军已燕军交战,多为不利,死伤甚众,而今日,我又接到消息,秦人又派军来救燕国,不日便将赶到,如今我军粮草渐少,粮运又难通,为防我军陷入包围,我意即日撤军,诸位以为如何?”
撤军?几乎每个人都不相信这句话会是从桓温嘴里说出来的,但他们的耳朵、眼睛并没有骗他们,这话的的确确就是桓温亲口说的。
谁也没有想到,起时气势汹汹,败时却如此草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皇长孙的团宠日常》《阵问长生》【泡书吧】【柠檬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寐姝色》《被首座抛弃之后》《晋末长剑》《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谁让他修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