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猛将》转载请注明来源:快读屋kuaiduwu.com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夏淑铭一大早拍着桌子发火,桌上刚泡的一杯茶都被震得跳三跳。

作为一位报人,他有早上浏览同行们最新报刊的习惯,今天的报纸中,有一份《大东亚之吉南信报》的头版头条让他极为光火。

报社另外几个编辑也看到这篇报道了,个个气得脸色发青。

“怎么还有这么没脸没皮的人家?居然纵容小鬼子鼓吹狗屁日华亲善?现如今这世道,日华之间还有亲善?”

前些日子被日本士兵打破头的年轻人叫韩峰,最是义愤填庸:“总编,我想办法打听打听这是哪家的工地,非得给他曝曝光不可!”

原来,这篇报道只说日华亲善,只讲日本士兵热情帮忙,没有透露究竟是谁家在盖房子。

那名中年妇女裴大姐有些谨慎的劝了一句:“小韩先别冲动,这事得慎重,咱都听总编安排。”

“裴大姐说得对,这份《大东亚之吉南信报》是日本人进吉南城之后创办的,历来是个亲日的主张,他们发这篇稿子,肯定是得到了日本人的首肯,甚至可能都是日本人主使的。”

夏淑铭慢慢冷静下来,皱着眉头说道:“但他们没有写明是谁家在盖房子,如果不是人家不让他们写,就是日本人方面也有什么忌讳。这个事,咱们还得调查调查。”

韩峰恼火的说道:“总编,这个还调查什么?《大东亚之吉南信报》亲日,这户人家肯定也亲日!”

“未必见得。”

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赵扬苦笑着敲敲门,带着栓柱和钢蛋信步走进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们写的是我家在盖房子。”

夏淑铭这家报馆曾经大肆宣扬过赵扬,上次赵扬又来帮了大忙,在大家眼里的赵扬一向都是英雄好汉,大家热情地迎上来,路走一半,听到赵扬这话,都有点蒙圈。

韩峰使劲挠头:“赵大当家的,您,您不是开玩笑吧?”

“我要开玩笑,就在我家开,大老远跑这里来开个玩笑,多费事?”

赵扬跟勉强没把手缩回去的夏淑铭握握手:“夏总编,今天我来,是有一件事想要麻烦你一下。”

夏淑铭笑笑:“你客气了,无论如何,我一直都觉得你是一个英雄,敢跟日本人硬杠的英雄。”

“不是曾经觉得?”

这次是赵扬故意开玩笑,夏淑铭和手下编辑们都忍不住一笑,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赵扬这个语气,一种轻松气氛油然而生。

“这篇报道,我也看了。”

赵扬掏出小罗买的那份报纸,摆在桌上,说道:“我第一个想法是找到这家报馆给他砸了。后来一想,真去砸了,跟前些日子的日本人打砸报馆就没区别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东山北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快读屋kuai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将

大将

红色十月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历史 连载 519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远征士兵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历史 连载 388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柠檬213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历史 连载 25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37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